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序 | 第9-13页 |
1 股东代表诉讼概述 | 第13-17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13-14页 |
·股东代表诉讼权利的性质 | 第14页 |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关系 | 第14-15页 |
·对股东代表诉讼的一般评价 | 第15-17页 |
2 股东代表诉讼的比较法考察 | 第17-26页 |
·比较法考察的依据与目的 | 第17-18页 |
·选取考察对象的依据 | 第17页 |
·比较法考察的目的——探寻衡平公司效率和公司及中小股东保护的模式 | 第17-18页 |
·比较立法例之英国法 | 第18-20页 |
·英国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概述 | 第18-20页 |
·衡平公司效率和公司及中小股东保护的英国模式 | 第20页 |
·比较立法例之美国法 | 第20-23页 |
·美国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概述 | 第20-21页 |
·衡平公司效率和公司及中小股东保护的美国模式 | 第21-23页 |
·比较立法例之德国法 | 第23-26页 |
·德国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概述 | 第23-24页 |
·衡平公司效率和公司及中小股东保护的德国模式 | 第24-26页 |
3 商业判断原则—中国法语境下股东代表诉讼完善关注点 | 第26-36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中国法语境 | 第26-31页 |
·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代表诉讼 | 第26-27页 |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模式 | 第27-30页 |
·我国的公司文化与诉讼传统 | 第30-31页 |
·商业判断原则——公司效率和股东权益平衡的工具 | 第31-36页 |
·商业判断原则在公司效率和股东权益平衡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商业判断原则在我国《公司法》的构建 | 第32-36页 |
4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设计与完善 | 第36-52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原则 | 第36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 第36-44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 | 第36-39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 | 第39-40页 |
·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地位 | 第40-42页 |
·股东代表诉讼中其他股东的地位 | 第42-44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程序 | 第44-47页 |
·前置程序——竭尽公司内部救济规则 | 第44-45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管辖权 | 第45-46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和解及撤诉 | 第46-47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效果 | 第47-49页 |
·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胜诉的效果 | 第47-48页 |
·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败诉的效果 | 第48-49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激励机制及其限度 | 第49-52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股东代表诉讼的约束机制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5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