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表面三维形貌及功能评定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引言第11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1-14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14页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4页
   ·表面形貌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概况第14-26页
     ·微细加工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法第15-18页
     ·表面形貌的三维评定方法第18-26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试验设计第28-41页
   ·引言第28页
   ·均匀设计第28-30页
     ·均匀设计的概念第28-29页
     ·均匀设计原理第29页
     ·均匀设计表第29-30页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试件制备第30-35页
     ·选择因素和水平第31-32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32-35页
   ·表面形貌的SEM图像第35-36页
   ·表面形貌的SPM获取第36-40页
     ·数据采集第37-38页
     ·图像格式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表面粗糙度评定的小波基准面第41-64页
   ·小波分析第41-48页
     ·小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41-42页
     ·小波和小波变换第42-44页
     ·多尺度分析与正交小波变换第44-47页
     ·小波去噪第47-48页
   ·小波函数的选取第48-57页
     ·Haar小波第49-50页
     ·Daubechies小波第50-53页
     ·Coiflets小波第53-54页
     ·sym小波第54-55页
     ·Biothogonal小波族第55-57页
   ·图像的小波降噪第57-58页
   ·小波提取基准面第58-63页
     ·表面数学模型第59页
     ·小波分解次数的确定第59-60页
     ·小波提取基准线第60-62页
     ·小波提取基面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三维形貌表征第64-84页
   ·表面特征第64-65页
   ·表面评定参数的发展第65-67页
   ·评定面积及表面特征第67-68页
   ·微细电火花线切割表面表征参数第68-82页
     ·表面峰态参数第68-72页
     ·表面支承性参数第72-75页
     ·表面相关性参数第75-82页
   ·推荐参数集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数据分析第84-100页
   ·引言第84页
   ·表征参数与加工质量的关系第84-89页
     ·表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第84-87页
     ·表征参数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第87-89页
   ·表征参数与加工参数之间的数学建模第89-92页
     ·回归分析第89-90页
     ·回归模型的建立第90页
     ·回归方程第90-92页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第92-94页
     ·F检验法第92-93页
     ·t检验法第93页
     ·相关系数法第93-94页
   ·统计学分析第94-99页
     ·表面峰态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4-97页
     ·表面支承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7页
     ·表面相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录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瘟病毒基因组脉冲场电泳分析和UL41突变体的构建
下一篇:黄连解毒颗粒制备工艺的改进及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