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附表一: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传统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 | 第17-25页 |
·大陆法系传统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 | 第17-22页 |
·罗马法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 | 第17-19页 |
·近代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 | 第19-21页 |
·小结:有体物向权利的认识转变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影响 | 第21-22页 |
·英美法系意定动产担保类型体系 | 第22-25页 |
·英国法上的意定动产担保制度 | 第22-23页 |
·美国法上的意定动产担保物权 | 第23页 |
·小结:法律实用主义基础上的财产权担保类型体系 | 第23-25页 |
第3章 非典型意定动产担保类型的发展 | 第25-30页 |
·移转权利型担保的复苏:动产让与担保与所有权保留 | 第25-27页 |
·动产让与担保 | 第25-26页 |
·所有权保留 | 第26-27页 |
·对标的物特定的突破:浮动抵押 | 第27-28页 |
·对从属性的突破:最高额抵押 | 第28-29页 |
·小结:非典型动产担保的发展与物权法定主义缓和化 | 第29-30页 |
第4章 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的最新发展 | 第30-34页 |
·一元化担保概念: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的创新 | 第30页 |
·大陆法系一元化担保概念的范例:魁北克民法典上的担保物权 | 第30-31页 |
·登记与占有的二元区分:法国民法典中物的担保的修订 | 第31-32页 |
·以统一担保权概念为基础:相关国际组织动产担保交易示范法 | 第32-33页 |
·小结:一元化动产担保概念适用范围的扩展 | 第33-34页 |
第5章 我国现行法上的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及评价 | 第34-41页 |
·传统分类基础上的创新:现行法上的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 | 第34-35页 |
·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的缺憾 | 第35-41页 |
·权利抵押与权利质押界限不明 | 第35-36页 |
·动产浮动抵押可行性质疑 | 第36-38页 |
·未来取得的应收账款质押可行性较差 | 第38-39页 |
·公示机关与公示效力不统一 | 第39-41页 |
第6章 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体系的重构 | 第41-52页 |
·设立一元化涵摄性的动产担保概念:动产担保权 | 第41-46页 |
·以一元化的动产担保权概念统摄动产担保制度 | 第41-43页 |
·动产担保权概念下意定动产担保物权主要类型体系的构建 | 第43-44页 |
·有关几个特殊问题的说明 | 第44-46页 |
·相关支撑制度的构建 | 第46-52页 |
·公示生效主义的支撑作用与制度合理性分析 | 第46-49页 |
·统一动产担保电子登记制度的支撑意义与制度构建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