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胶囊药学及药效学研究
| 缩略词表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 1.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 第13-15页 |
| ·病因 | 第13-14页 |
| ·病机 | 第14-15页 |
| 2 中医对哮证的认识 | 第15-18页 |
| ·病因 | 第15-16页 |
| ·病机 | 第16-18页 |
| 3 中医对喘病的认识 | 第18-21页 |
| ·病因 | 第18-19页 |
| ·病机 | 第19-21页 |
| 4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第21-23页 |
| ·流行病学 | 第21页 |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21-23页 |
| 5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机制 | 第23-24页 |
| ·激素治疗 | 第23页 |
| ·吸入给药治疗 | 第23页 |
| ·LTs受体拮抗剂治疗 | 第23-24页 |
| ·β_2受体激动剂治疗 | 第24页 |
| ·抗胆碱药治疗 | 第24页 |
| ·茶碱治疗 | 第24页 |
| ·抗IgE治疗 | 第24页 |
| ·变异原特异性免疫疗法 | 第24页 |
| 6 止咳平喘胶囊处方及中医论述 | 第24-25页 |
| ·处方组成 | 第24-25页 |
| ·中医组方分析 | 第25页 |
| 7 止咳平喘胶囊处方中单味中药现代研究 | 第25-31页 |
| ·麻黄 | 第25-26页 |
| ·陈皮 | 第26-27页 |
| ·平贝母 | 第27页 |
| ·苦杏仁 | 第27-28页 |
| ·甘草 | 第28页 |
| ·紫菀 | 第28-29页 |
| ·桑叶 | 第29页 |
| ·款冬花 | 第29页 |
| ·石膏 | 第29页 |
| ·黄柏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止咳平喘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 第31-35页 |
| 1 处方 | 第31页 |
| 2 剂型选择 | 第31页 |
| 3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药材 | 第31页 |
| 4 制备工艺 | 第31-32页 |
| ·制备工艺中各因素考察 | 第31-32页 |
| 5 处方和制剂规格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处方的确定 | 第32页 |
| ·制法 | 第32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32-33页 |
| 6 中试研究 | 第33-34页 |
| ·工艺步骤检查 | 第33-34页 |
| ·质量检查 | 第34页 |
| 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止咳平喘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35-4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 ·药物与试剂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2 止咳平喘胶囊质量标准的建立 | 第35-41页 |
| ·处方 | 第35页 |
| ·制法 | 第35页 |
| ·性状 | 第35页 |
| ·薄层鉴别 | 第35-39页 |
| ·检查 | 第39-41页 |
| ·规格 | 第41页 |
| ·贮藏 | 第41页 |
| 3 止咳平喘胶囊处方各味药质量标准 | 第41-42页 |
| ·麻黄 | 第41页 |
| ·陈皮 | 第41页 |
| ·平贝母 | 第41-42页 |
| ·苦杏仁 | 第42页 |
| ·甘草 | 第42页 |
| ·紫菀 | 第42页 |
| ·桑叶 | 第42页 |
| ·款冬花 | 第42页 |
| ·石膏 | 第42页 |
| ·黄柏 | 第42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止咳平喘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44-51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试验样品、包装及规格 | 第44页 |
| ·仪器及材料 | 第4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 ·室温留样观察法 | 第44页 |
| ·加速试验方法 | 第44页 |
| 3. 检验项目 | 第44-45页 |
| 4. 结果 | 第45-50页 |
| ·止咳平喘胶囊室温留样观察试验 | 第45-48页 |
| ·止咳平喘胶囊加速试验 | 第48-50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止咳平喘胶囊急性毒理实验 | 第51-53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 ·受试药物 | 第51页 |
|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 2 指标测定 | 第51-52页 |
| ·最大给药量测定 | 第51页 |
| ·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止咳平喘胶囊药效学实验 | 第53-61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 ·药物 | 第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动物 | 第53页 |
|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 ·镇咳作用 | 第53-54页 |
| ·祛痰作用 | 第54页 |
| ·抗炎作用 | 第54页 |
| ·解热作用 | 第54页 |
| ·平喘作用 | 第54-55页 |
| ·抑菌实验 | 第55页 |
| ·统计分析 | 第55页 |
| 3 结果 | 第55-60页 |
| ·止咳平喘胶囊对小鼠镇咳作用 | 第55-56页 |
| ·止咳平喘胶囊对小鼠的祛痰作用 | 第56页 |
| ·止咳平喘胶囊抗炎作用 | 第56-58页 |
| ·止咳平喘胶囊解热作用 | 第58-59页 |
| ·止咳平喘胶囊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 第59页 |
| ·止咳平喘胶囊抑菌作用 | 第59-60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讨论 | 第61-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简历 | 第73-7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