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补肾化浊方防治肾阴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1-18页
 一、 病例选择第11-13页
  (一) 诊断标准第11-12页
  (二) 试验病例标准第12-13页
 二、 研究对象第13-14页
  (一) 病例来源第13页
  (二) 病例一般资料第13-14页
 三、 试验方法第14-15页
  (一) 试验分组第14页
  (二) 试验用药第14页
  (三) 基础治疗第14-15页
 四、 观察指标第15页
  (一) 安全性指标第15页
  (二) 疗效性指标第15页
 五、 观察时点第15页
 六、 疗效评定标准第15-17页
  (一)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第15页
  (二) 临床证候分级量化及疗效评定标准第15-17页
 七、 统计学分析第17-18页
研究结果第18-21页
 一、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第18页
 二、 两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第18-20页
 三、 安全性检测第20-21页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第21-24页
 一、 实验材料第21页
  (一) 实验动物第21页
  (二) 饲料第21页
  (三) 生化试剂第21页
  (四)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二、 实验方法第21-22页
  (一) 动物分组及处理第21-22页
  (二) 动物用药第22页
 三、 标本采集第22页
 四、 观察项目第22-23页
  (一) 一般情况第22页
  (二) 血清指标观察第22-23页
  (三)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第23页
  (四) 染色切片计算机定量分析第23页
 五、 统计学分析第23-24页
实验结果第24-28页
 一、 大鼠的一般情况第24-25页
  (一) 大鼠的死亡情况第24页
  (二) 大鼠体重情况第24页
  (三) 大鼠肝指数及 Lee’s 指数比较第24-25页
 二、 大鼠血液化验指标比较第25-26页
  (一) 大鼠肝功检查指标第25页
  (二) 大鼠 TG、CHOL第25-26页
  (三) 大鼠 LEP、TNF-α指标第26页
  (四) 大鼠 GLU、INS、IRI、ISI 比较第26页
 三、 肝脏病理学变化第26-28页
  (一) 肉眼观察第26-27页
  (二) 光镜观察第27-28页
讨论第28-37页
 一、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第28-31页
  (一) 发病机制第28-29页
  (二) 脂肪肝的西医治疗第29-31页
 二、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第31-32页
  (一) 病因病机第31-32页
  (二) 中医辨证分型第32页
 三、 补肾化浊方组方立意及药物分析第32-35页
  (一) 组方依据第32-33页
  (二) 药物分析第33-35页
 四、 补肾化浊方作用机制分析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综述第41-46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发表论文第50-54页
详细摘要第54-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肠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性干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健脾化浊方治疗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