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縮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植物体内磷的吸收和运输 | 第13-14页 |
·植物对磷胁迫的反应 | 第14-19页 |
·根结构的变化及受菌根的影响 | 第14-16页 |
·根系分泌物 | 第16-19页 |
·有机酸(organic acid) | 第16-17页 |
·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Pase) | 第17页 |
·RNA酶(RNase) | 第17-18页 |
·植酸酶(Phytase) | 第18-19页 |
·磷酸盐转运蛋白家族 | 第19-22页 |
·Pht1家族磷转运蛋白 | 第19-20页 |
·Pht2家族磷转运蛋白 | 第20-21页 |
·Pht3家族磷转运蛋白 | 第21页 |
·Pht4家族磷转运蛋白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6页 |
·水稻材料 | 第24页 |
·用于遗传转化的pht1家族基因 | 第24页 |
·实验菌株、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24-25页 |
·引物 | 第25-28页 |
·载体构建与水稻遗传转化 | 第28-32页 |
·骨架载体构建 | 第28-29页 |
·超表达载体构建 | 第29-30页 |
·抑制表达载体构建 | 第30-32页 |
·水稻遗传转化 | 第32页 |
·DNA抽提、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及表达量检测 | 第32-33页 |
·DNA抽提 | 第32-33页 |
·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第33页 |
·RNA的提取、反转录cDNA及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34页 |
·RNA的提取,反转录cDNA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34页 |
·水培试验 | 第34页 |
·水稻PT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6页 |
·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搜索 | 第34-35页 |
·水稻和拟南芥PT家族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36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62页 |
·水稻PT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PT家族所有成员信息及染色体定位 | 第36页 |
·PT家族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6页 |
·PT家族的基因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水稻和拟南芥PT家族进化树分析 | 第39-40页 |
·水稻和拟南芥PT家族分类 | 第39页 |
·PT家族亲缘关系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9-40页 |
·水稻PT家族蛋白质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PT家族蛋白质模体分析 | 第40页 |
·PT家族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水稻PT家族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2-43页 |
·PT家族的顺式作用元件 | 第42页 |
·PT家族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2-43页 |
·与磷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 | 第43页 |
·OsPT家族基因的芯片表达谱分析 | 第43-49页 |
·OsPT家族基因芯片结果 | 第43-44页 |
·OsPT家族基因芯片结果分析 | 第44页 |
·明恢63中表达较高的基因 | 第44页 |
·汕优63中表达较高的基因 | 第44页 |
·珍汕97中表达较高的基因 | 第44页 |
·基因表达模式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 | 第45-49页 |
·激素处理后OsPT家族基因的芯片表达谱分析 | 第49-52页 |
·激素处理OsPT家族基因芯片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Real-time PCR验证芯片数据 | 第50-52页 |
·pht1家族基因转化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52-53页 |
·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页 |
·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T_0代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第53-55页 |
·T_0代转基因植株表达量检测 | 第55-62页 |
·转基因植株超量表达检测 | 第55-58页 |
·转基因植株抑制表达检测 | 第58-62页 |
4. 讨论 | 第62-67页 |
·水稻PT家族 | 第62页 |
·顺式元件在OsPT基因中的功能 | 第62-63页 |
·OsPT基因的优先表达模式 | 第63-64页 |
·激素对OsPT基因的影响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部分实验的操作步骤 | 第76-81页 |
附录B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