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特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的重点问题 | 第16-17页 |
| ·论文结构编排 | 第17-18页 |
| ·本章小节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理论及仿真研究 | 第19-32页 |
| ·脉冲涡流检测的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 ·涡流效应 | 第19页 |
| ·脉冲涡流检测原理 | 第19-20页 |
| ·趋肤效应 | 第20-22页 |
| ·涡流检测的基本理论推导 | 第22-25页 |
| ·电磁场基本方程组 | 第22-23页 |
| ·涡流检测的等效模型 | 第23-25页 |
| ·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有限元仿真 | 第25-3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激励线圈结构参数的优化 | 第26-30页 |
| ·脉冲涡流响应信号的仿真分析 | 第30-31页 |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4页 |
| ·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整体框架 | 第32-33页 |
| ·传感器探头的设计 | 第33-36页 |
| ·探头的整体结构 | 第33页 |
| ·激励线圈的设计 | 第33-34页 |
| ·磁传感器的选择 | 第34-36页 |
| ·信号调理模块 | 第36-38页 |
| ·信号发生器 | 第36页 |
| ·功率放大器 | 第36-37页 |
| ·信号放大电路 | 第37-38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8-42页 |
| ·采集卡的选取 | 第38-39页 |
| ·数据采集程序的开发 | 第39-42页 |
| ·抗干扰技术的设计 | 第42-43页 |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脉冲涡流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 第44-54页 |
| ·信号的预处理 | 第44-49页 |
| ·数字低通滤波 | 第44-45页 |
| ·小波去噪 | 第45-48页 |
| ·同步累加 | 第48-49页 |
| ·检测信号的特征分析 | 第49-53页 |
| ·时域特征值分析 | 第49-52页 |
| ·频域特征值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脉冲涡流检测在缺陷分类识别中的实验 | 第54-69页 |
| ·标准试块的准备 | 第54-56页 |
| ·实验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56-64页 |
| ·时域特征值的提取与分析比较 | 第57-61页 |
| ·频域特征值的提取与分析 | 第61-64页 |
| ·缺陷的分类识别 | 第64-68页 |
| ·采用时域特征值进行分类 | 第65页 |
| ·采用频域特征值进行分类 | 第65-66页 |
|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缺陷分类 | 第66-68页 |
|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