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5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方法、目标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6页 |
·难降解有机废水概况 | 第15-17页 |
·酚类废水 | 第15-16页 |
·印染废水 | 第16-17页 |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 第17-20页 |
·物化法 | 第17-18页 |
·生化法 | 第18页 |
·化学法 | 第18-19页 |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9-20页 |
·电化学处理技术 | 第20-28页 |
·电化学氧化法的机理 | 第20-22页 |
·电化学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电化学氧化法的优缺点 | 第25页 |
·电化学氧化法的发展趋势 | 第25-28页 |
·TiO_2纳米管电极的研究 | 第28-36页 |
·TiO_2纳米管电极的特性 | 第28-29页 |
·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 | 第29-33页 |
·TiO_2纳米管电极的改性 | 第33-36页 |
第3章 含酚废水光电催化降解及资源化研究 | 第36-59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材料与装置 | 第37-40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7页 |
·实验设备 | 第37-39页 |
·实验装置 | 第39-40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40-41页 |
·钛片预处理 | 第40页 |
·TiO_2-NTs的制备 | 第40-41页 |
·金属氧化物复合TiO_2-NTs电极的制备 | 第41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41-43页 |
·苯酚光电催化降解实验 | 第41-42页 |
·电极表征 | 第42页 |
·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3-56页 |
·电极的表征 | 第43-45页 |
·光电催化技术与光催化、电催化技术的比较 | 第45-46页 |
·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的苯酚光电催化效率 | 第46-47页 |
·反应条件对苯酚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7-51页 |
·金属氧化物修饰TiO_2-NTs电极光电催化机理 | 第51-54页 |
·苯酚光电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第54-56页 |
·苯酚选择性氧化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光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 第59-71页 |
·引言 | 第59页 |
·材料与装置 | 第59-6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59页 |
·实验设备 | 第59-61页 |
·实验装置 | 第61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61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61-62页 |
·甲基橙脱色实验 | 第61页 |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第61页 |
·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2-70页 |
·光电催化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的比较 | 第62页 |
·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的苯酚光电催化效率 | 第62-64页 |
·反应条件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 | 第64-68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68页 |
·甲基橙光电催化脱色机理讨论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吸附-电催化联合处理苯酚废水及动力学研究 | 第71-85页 |
·引言 | 第71页 |
·材料与装置 | 第71-73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71页 |
·实验设备 | 第71-73页 |
·实验装置 | 第73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73-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3页 |
·分析方法 | 第73-74页 |
·活性炭纤维静态吸附实验 | 第74-7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5-83页 |
·反应条件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75-77页 |
·吸附-电催化联合去除苯酚废水COD_(Cr) | 第77-80页 |
·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 | 第80-81页 |
·COD_(Cr)降解动力学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创新点 | 第86-87页 |
·建议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独创性申明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