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氧化酸浸提钒及钒渣的综合利用
|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5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 ·概述 | 第15-18页 |
| ·金属钒简介 | 第15页 |
| ·钒的基本性质 | 第15页 |
| ·钒的产品 | 第15页 |
| ·钒的应用 | 第15-17页 |
| ·市场分析 | 第17-18页 |
| ·石煤钒矿资源 | 第18-19页 |
| ·石煤成份及性质 | 第18页 |
| ·国内外钒资源分布 | 第18-19页 |
| ·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及溶解性 | 第19-20页 |
| ·石煤提钒主要工艺 | 第20-23页 |
| ·焙烧浸出 | 第20-21页 |
| ·直接浸出 | 第21-22页 |
| ·外力浸出 | 第22-2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石煤成分分析及钒的测定 | 第24-28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4页 |
| ·石煤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 ·钒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 ·主要溶液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含钒石煤中钒含量计算方法 | 第25页 |
|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 ·石煤成分分析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 ·石煤主要成分含量 | 第26页 |
| ·石煤中钒的价态的测定 | 第26-27页 |
|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 ·各种价态钒含量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 ·石煤中钒价态分布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氧化酸浸工艺研究 | 第28-4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设备及方法 | 第28页 |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 ·试验设备 | 第28页 |
| ·试验方法及流程 | 第28页 |
| ·钒的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 ·含钒溶液钒含量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含钒溶液钒含量计算方法 | 第29页 |
| ·直接氧化酸浸提钒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 ·氧化剂的筛选 | 第30-31页 |
| ·硝酸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1-35页 |
| ·硝酸钠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1页 |
| ·硫酸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固液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3页 |
| ·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直接酸浸时 H2SO4浓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实验条件优化实验 | 第35页 |
| ·其他硝酸盐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氧化酸浸还原产物分析 | 第36-38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亚硝酸盐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 ·亚硝酸盐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固液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浸出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9页 |
| ·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实验条件优化实验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离子交换技术分离富集浸出液中五氧化二钒 | 第43-50页 |
| ·实验药品、仪器设备及原理 | 第43-44页 |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3页 |
| ·离子交换树脂作用原理 | 第43-44页 |
| ·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 ·吸附容量计算方法 | 第44页 |
| ·洗脱率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 ·树脂的预处理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5页 |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45页 |
| ·解析实验 | 第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不同树脂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pH 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流速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解析剂浓度对树脂解析率的影响 | 第48页 |
| ·解析剂流速对解析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解析剂用量对解析率的影响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沉钒工艺及五氧化二钒的制备 | 第50-54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 ·试验设备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加铵系数 K 及沉钒率计算公式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 ·pH 值对沉钒率的影响 | 第51页 |
| ·加铵系数 K 对沉钒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反应时间对沉钒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五氧化二钒的制备与表征 | 第53页 |
| ·五氧化二钒指标 | 第53页 |
| ·钒的回收率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石煤酸浸渣制备白炭黑的研究 | 第54-59页 |
|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54页 |
| ·实验原理 | 第54-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 ·氢氧化钠浓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固液比对产率的影响 | 第56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57页 |
| ·白炭黑含量检测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