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7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6-24页
  一、中国海关的产生第16-19页
  二、中国近代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1859-1949)第19-21页
  三、新中国海关(1949-1979)第21-24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24-35页
  一、国内有关中国海关相关研究第24-32页
  二、国外有关中国海关的研究文献第32-33页
  三、本文的研究空间第33-35页
 第四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第35-66页
  一、现代民族国家与国家自主性第35-48页
  二、国家自主性的涵义第48-60页
  三、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自主性第60-64页
  四、本文的研究假设第64-66页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第66-71页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第66-68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68-69页
  三、本文的框架安排第69-71页
第二章 国家回归:重构自主海关体制第71-124页
 第一节 海关的国家性与国家自主性的弱化第71-79页
  一、海关政策的国家统一性第71-72页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海关管理体制的变化第72-73页
  三、地方政府对中国海关的挑战第73-76页
  四、中国海关改革前国家自主性分析第76-79页
 第二节 重建自主性海关体制第79-89页
  一、确立垂直管理体制第79-81页
  二、从副部级升格到正部级第81-84页
  三、组建缉私警察部队第84-89页
 第三节 中国海关事务决策机制与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第89-103页
  一、重建中国海关事务的决策机制第89-94页
  二、美国海关事务决策模式比较分析第94-98页
  三、制定中国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第98-103页
 第四节 海关职能调整与机构改革第103-124页
  一、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关系分析第103-104页
  二、调整海关职能第104-116页
  三、优化机构设置第116-124页
第三章 自主而自净:重塑海关官僚队伍第124-164页
 第一节 从干部到公务员:海关人事制度改革第124-138页
  一、现代国家与官僚制第124-126页
  二、中国海关公务员制度改革第126-129页
  三、确立海关政治象征第129-134页
  四、官僚制的内在困境:海关腐败与反腐败第134-138页
 第二节 内外并举:反击被俘获腐败第138-151页
  一、特殊法人走私与执法自主性的挑战第138-140页
  二、内外并进:重振海关执法官员自主性第140-144页
  三、严管“一把手”第144-151页
 第三节 从严治关:惩治掠夺式腐败第151-164页
  一、制度设计:不断夯实反腐败的基石第152-157页
  二、加强教育:五年回顾第157-158页
  三、强化监督机制第158-164页
第四章 从角力到平衡:重建海关与地方政府关系第164-195页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的产生第164-174页
  一、地方立法权: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确立第165-166页
  二、财政自主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动力第166-168页
  三、经济管理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助推器第168-169页
  四、地方政府与海关第169-174页
 第二节 关地角力:地方政府支持走私的制度分析第174-184页
  一、分利本性:地方政府的内在冲动第174-177页
  二、政绩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第177-179页
  三、用脚投票:地方政府的外在竞争压力第179-180页
  四、俘获与反俘获:地方政府与海关的角力第180-184页
 第三节 财政联邦主义:海关与地方关系从角力到平衡第184-195页
  一、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第184-186页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与对外贸易增长第186-191页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与竞争机制第191-192页
  四、中央集权与打击走私第192-195页
第五章 从管理到治理:重构海关与市场关系第195-237页
 第一节 找回市场第195-208页
  一、培育市场主体第196-203页
  二、逐步还原市场行为第203-204页
  三、降低关税税率第204-208页
 第二节 从海关管理走向海关治理第208-221页
  一、海关管理与海关治理第208-212页
  二、管理理念:从保卫到服务第212-214页
  三、管理结构:从橄榄形走向哑铃形第214-217页
  四、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手段第217-221页
 第三节 海关对市场的引领第221-230页
  一、海关减免税第222-225页
  二、加工贸易海关保税制度第225-229页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第229-230页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监管与快速的平衡第230-237页
  一、快速通关与有效监管第230-231页
  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第231-235页
  三、海关对市场的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第235-237页
第六章 融入与自主:国际化与中国海关第237-285页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与全球化第237-252页
  一、国家自主性与国家主权第237-240页
  二、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第240-249页
  三、全球化与中国海关第249-252页
 第二节 融入全球化第252-270页
  一、加入世界海关组织(WCO)第252-255页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255-264页
  三、东亚国家海关国家自主性比较分析第264-270页
 第三节 提升国家能力第270-285页
  一、海关能力建设战略第270-274页
  二、提升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第274-279页
  三、提升对国际规则的影响力:以贸易便利化为例第279-282页
  四、派送人员到国际海关机构任职第282-285页
结论第285-292页
 一、国家自主性与中国海关改革第285-288页
 二、中国海关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第288-290页
 三、中国海关改革的前景及问题第290-292页
参考文献第292-306页
后记第306-308页

论文共3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电聚吡咯/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特性
下一篇:查干凹陷苏二段储层特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