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1-13页 |
第2章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理论及其战略思想 | 第13-16页 |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4页 |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思想 | 第14-16页 |
第3章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及积极管理的必要性 | 第16-27页 |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历程回顾 | 第16-18页 |
·我国实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提高外汇储备收益需要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 第18-19页 |
·优化经济结构需要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 第19-20页 |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需要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 第20-22页 |
·我国外汇储备必要量分析 | 第22-23页 |
·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思想形成与实践探索 | 第23-27页 |
·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 | 第24-25页 |
·动用外汇储备投资海外战略性资源 | 第25-27页 |
第4章 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 | 第27-33页 |
·多层次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新加坡、挪威模式 | 第27-29页 |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 第27-28页 |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 第28-29页 |
·双层次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日韩模式 | 第29-31页 |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 第29-30页 |
·韩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 第30-31页 |
·单一层次外汇储备管理体系——中国模式 | 第31-33页 |
第5章 世界主要外汇投资公司及其运作模式比较 | 第33-42页 |
·世界主要的外汇投资公司 | 第33-35页 |
·淡马锡控股公司 | 第33-34页 |
·新加波政府投资公司 | 第34页 |
·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 | 第34-35页 |
·韩国投资公司 | 第35页 |
·世界主要外汇投资公司的组织结构比较 | 第35-37页 |
·淡马锡和GIC 复杂的组织结构 | 第35-37页 |
·NBIM 和KIC 简单的组织结构 | 第37页 |
·世界主要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比较 | 第37-39页 |
·淡马锡和GIC 积极的投资策略 | 第37-38页 |
·NBIM 和KIC 有限积极的投资策略 | 第38-39页 |
·世界主要外汇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比较 | 第39-42页 |
第6章 国际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54页 |
·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5页 |
·值得借鉴的经验 | 第42-44页 |
·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44-45页 |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战略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6页 |
·积极探索构建我国新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系 | 第46-49页 |
·实施外汇储备分档管理 | 第47页 |
·架构外汇储备多层次经营管理机构 | 第47-49页 |
·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法规及监管 | 第49页 |
·对中国投资公司几单投资的思考 | 第49-54页 |
·中国投资公司投资路线图 | 第50-52页 |
·对中国投资公司几单投资的思考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