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保护性耕作概述 | 第11-12页 |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保护性耕作起源 | 第12页 |
·国外保护性耕作概况 | 第12-15页 |
·保护性耕作与土壤风蚀 | 第12-13页 |
·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 | 第13-15页 |
·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 第15页 |
·国内保护性耕作概况 | 第15-17页 |
·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 | 第17页 |
·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 第17页 |
·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重要农艺技术之一 | 第17页 |
·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 第17页 |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17页 |
·保护性耕作面临的现状 | 第17-19页 |
·土壤温度低问题 | 第18页 |
·病虫草害问题 | 第18页 |
·缺乏针对不同区域的配套机具,且机具性能不尽完善问题 | 第18-19页 |
·缺乏保护性耕作的区划研究问题 | 第19页 |
·杂草防治及农民认识问题 | 第19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基础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 第20页 |
·预期达到的目标和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区基本概况 | 第22页 |
·试验设计 | 第22-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主要测定及调查项目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研究 | 第26-33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生育进程变化 | 第26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株高比较 | 第26-27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叶面积比较 | 第27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成熟期玉米茎粗比较 | 第27-28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病虫害分析 | 第28-30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植株生物产量分析 | 第30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 | 第30-31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经济效益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下生态效应研究 | 第33-37页 |
·玉米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风蚀量 | 第33页 |
·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养分损耗 | 第33-34页 |
·不同时期各耕作模式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不同时期各耕作模式地温的变化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 第37-44页 |
·四种耕作模式下不同品种间株高比较 | 第37-39页 |
·四种耕作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叶面积比较 | 第39-41页 |
·不同耕作模式下不同品种间成熟期茎粗比较 | 第41-42页 |
·四种耕作模式下不同品种间产量分析 | 第42-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生长发育 | 第44页 |
·产量及经济效益 | 第44-45页 |
·生态效益 | 第45页 |
·品种适应性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