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废物交换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废物交换概述第10-21页
 第一节 废物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第11-16页
  一. 废物的概念第12-14页
  二. 废物的分类第14-15页
  三. 废物的特征第15-16页
 第二节 废物交换的含义、对象和意义第16-21页
  一. 废物交换的含义第16-17页
  二. 废物交换的对象第17页
  三. 废物交换的责任主体第17-18页
  四. 废物交换的意义第18-21页
第二章 废物交换的理论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第21-28页
 第一节 “循环”方面──按生态规律安排经济活动第21-22页
 第二节 “经济”方面──按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第22-24页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第24-26页
  一. 减量化(Reduce)原则第24-25页
  二. 资源化(Resource)原则第25页
  三. 无害化原则第25-26页
 第四节 废物交换实施的典型模式──生态工业园第26-28页
第三章 我国废物交换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第28-32页
 第一节 废物交换中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的缺失第29-30页
  一. 废物交换中政府监管的缺失第29页
  二. 废物交换中政府公共服务的缺陷第29-30页
 第二节 废物交换信息公开的缺陷第30页
 第三节 废物交换绿色标准的缺陷第30-31页
 第四节 废物交换跟踪记录制度的缺乏第31-32页
第四章 国外关于废物交换法律制度的简介及启示第32-43页
 第一节 德国与废物交换相关的法律制度介绍第32-34页
  一. 有关废物交换的法律简介第32-33页
  二. 有关废物交换的具体法律制度第33-34页
 第二节 日本与废物交换相关的法律制度介绍第34-36页
  一. 有关废物交换的法律简介第34-35页
  二. 有关废物交换的具体法律制度第35-36页
 第三节 美国与废物交换相关的法律制度介绍第36-38页
  一. 废物交换的相互协作制度第37页
  二. 废物交换的跟踪制度和许可证制度第37-38页
  三. 废物交换的信息公开制度第38页
 第四节 国外废物交换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一. 废物交换在地域上受到限制第38-39页
  二. 缺乏废物交换后的跟踪记录第39页
  三. 废物交换在实际操作中范围不全面第39-40页
 第五节 国外废物交换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40-43页
  一. 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第40-41页
  二. 应用多元混合型的废物交换管理模式第41页
  三. 重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第41-42页
  四. 重视废物信息公开第42-43页
第五章 我国废物交换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3-52页
 第一节 制度建立的目的第44页
 第二节 制度建立的原则第44-47页
  一. 废物预防原则第45页
  二. 信息沟通原则第45-46页
  三. 风险防范原则第46-47页
  四. 经济原则第47页
 第三节 废物交换主要法律制度的完善第47-52页
  一. 完善废物交换的监管和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第47-48页
  二. 完善废物信息公开制度第48-49页
  三. 完善绿色废物标准制度第49-50页
  四. 完善废物产品标识的跟踪制度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价值研究
下一篇:环境民事诉讼立案制度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