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基础和路径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基础 | 第12-15页 |
一、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二、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实体基础 | 第13-14页 |
三、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法律基础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消费信贷监管的路径 | 第15-20页 |
一、不同主体的监管路径 | 第15-17页 |
二、不同风险的监管路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立法存在问题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消费信贷立法位阶层次低 | 第20页 |
第二节 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 | 第20-22页 |
一、完善信用评价流程 | 第21页 |
二、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21-22页 |
三、个人信用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2页 |
第三节 缺乏对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机制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现有法律中对消费者及第三方的保护制度威胁银行债权 | 第23页 |
第五节 缺乏资产证券化的有效途径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国际立法借鉴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各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立法概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英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 第25-29页 |
一、英国消费信贷监管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25-26页 |
二、英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26-28页 |
三、英国消费信贷监管制度的评价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美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 第29-33页 |
一、美国消费信贷监管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29页 |
二、美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特点 | 第29-31页 |
三、美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评价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原则 | 第33-35页 |
一、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原则 | 第33页 |
二、发挥对消费的导向作用原则 | 第33-34页 |
三、重视监管原则 | 第34页 |
四、消费机会均等原则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监管制度 | 第35-41页 |
一、制定《消费信贷法》 | 第35-36页 |
二、建立个人征信法律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 | 第36-37页 |
三、完善贷款人内部监管机制 | 第37-38页 |
四、建立专门的消费信用执法机构 | 第38页 |
五、完善与贷款相关的保险制度、担保制度、资产证券化制度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