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偏振模色散(PMD)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偏振模色散的研究进展程度 | 第13-15页 |
| ·偏振模色散补偿控制算法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PMD的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 ·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产生机理 | 第17-18页 |
| ·偏振模色散的主态概念 | 第18-21页 |
| ·偏振模色散的矢量描述 | 第21-22页 |
| ·二阶偏振模色散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PMD补偿控制算法研究 | 第25-36页 |
| ·PMD补偿中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25-28页 |
| ·控制算法介绍 | 第28-33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介绍 | 第29页 |
| ·PSO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 ·PSO算法中速度更新的方式 | 第30-31页 |
| ·PSO算法中邻近个体组的拓扑结构 | 第31-33页 |
| ·DPSO,GTPSO,CT算法的提要 | 第33页 |
| ·GPSO与DPSO和GTPSO算法的仿真比较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用改进PSO算法处理DOP实验数据 | 第36-40页 |
| ·用DPSO和GTPSO处理DOP实验数据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改进算法用于PMD补偿实验 | 第40-59页 |
| ·NRZ-DPSK信号的二阶PMD补偿实验 | 第40-43页 |
| ·搜索实验 | 第40-42页 |
| ·跟踪实验 | 第42-43页 |
| ·RZ33-DPSK信号的二阶PMD补偿实验 | 第43-46页 |
| ·搜索实验 | 第43-45页 |
| ·跟踪实验 | 第45-46页 |
| ·CSRZ-DPSK信号的二阶PMD补偿实验 | 第46-49页 |
| ·NRZ-DQPSK信号的二阶PMD补偿实验 | 第49-52页 |
| ·搜索实验 | 第49-51页 |
| ·跟踪实验 | 第51-52页 |
| ·CSRZ-DQPSK信号的二阶PMD补偿实验 | 第52-57页 |
| ·搜索实验 | 第52-55页 |
| ·跟踪实验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