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加速渗透试验与寿命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1页 |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 第16-18页 |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混凝土的渗透性 | 第18-23页 |
·抗冻性与混凝土渗透性关系 | 第19-20页 |
·碳化与混凝土渗透性关系 | 第20-21页 |
·钢筋锈蚀与混凝土渗透性关系 | 第21-23页 |
·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23-38页 |
·透水法 | 第24-25页 |
·透气法 | 第25-26页 |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 | 第26-36页 |
·采用渗透性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4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第2章 原材料与研究方案 | 第41-46页 |
·原材料 | 第41-43页 |
·水泥 | 第41页 |
·矿物掺合料 | 第41-42页 |
·超塑化剂 | 第42页 |
·粗集料 | 第42页 |
·细集料 | 第42-43页 |
·拌合水 | 第43页 |
·研究方案 | 第43-46页 |
·多通道变电压氯离子渗透装置的研制 | 第43页 |
·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重复压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变形性能 | 第44页 |
·重复压应力作用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 | 第44页 |
·混凝土氯离子加速寿命试验与寿命预测 | 第44-46页 |
第3章 多通道变电压氯离子渗透装置的研制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页 |
·多通道变电压氯离子渗透装置的研制 | 第46-59页 |
·电极对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的影响 | 第46-56页 |
·本研究方法电量的测量 | 第56-57页 |
·本研究方法相关性 | 第57-59页 |
·试验基本操作步骤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 第60-69页 |
·引言 | 第60页 |
·水泥砂浆的配比及制备 | 第60页 |
·水泥砂浆的氯离子渗透性 | 第60-68页 |
·水灰比对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 第61-63页 |
·粉煤灰掺量对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 第63-64页 |
·磨细矿渣掺量对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 第64-66页 |
·硅灰掺量对水泥砂浆氯离子渗透性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重复压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第69-89页 |
·引言 | 第69页 |
·混凝土变形的多元组成 | 第69-71页 |
·时间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基本性能 | 第72-74页 |
·混凝土配合比 | 第72-73页 |
·基本性能 | 第73-74页 |
·重复压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第74-88页 |
·水灰比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75-78页 |
·粉煤灰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78-82页 |
·磨细矿渣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82-86页 |
·硅灰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重复压应力作用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 | 第89-101页 |
·引言 | 第89页 |
·试验过程 | 第89-90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9页 |
·重复压应力对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第90-93页 |
·重复压应力对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第93-97页 |
·重复压应力对矿渣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第97-98页 |
·重复压应力对硅灰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7章 混凝土氯离子加速寿命试验与寿命预测 | 第101-127页 |
·引言 | 第101-102页 |
·混凝土加速寿命试验内容与设计原则 | 第102-104页 |
·加速寿命分析模型 | 第103页 |
·加速寿命试验设计原则 | 第103页 |
·加速寿命试验标准 | 第103-104页 |
·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判据 | 第104-109页 |
·使用寿命的判据 | 第104页 |
·氯离子临界浓度 | 第104-109页 |
·混凝土氯离子自然渗透的试验分析 | 第109-112页 |
·混凝土寿命加速预试验 | 第112-118页 |
·固定试件厚度的加速寿命预试验 | 第112-116页 |
·固定加速电压的加速寿命预试验 | 第116-118页 |
·混凝土加速寿命试验与寿命预测 | 第118-125页 |
·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论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附录A | 第139-14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