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一、污点证人及污点证人豁免制度 | 第9-13页 |
(一) 污点证人的概念及特点 | 第9-10页 |
(二)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 | 第10-13页 |
二、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反对被迫自证其罪特权是污点证人豁免权的法理基础 | 第13-14页 |
(二) 利益权衡原则是污点证人豁免权的思想基础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国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考察 | 第15-23页 |
一、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二、现行国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概述 | 第17-22页 |
(一) 现行美国污点证人豁免制度介绍 | 第17-19页 |
(二) 其它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19-21页 |
(三) 大陆法系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三、国外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价值 | 第23-36页 |
一、当前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 | 第23-27页 |
(一) 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 | 第23-25页 |
(二) 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 | 第25-27页 |
二、商业贿赂犯罪的证据特点及与我国现行证据规则的冲突 | 第27-31页 |
(一) 商业贿赂犯罪的证据特点 | 第27-29页 |
(二) 商业贿赂犯罪证据的特点与我国现行证据规则的冲突 | 第29-31页 |
三、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价值分析 | 第31-36页 |
(一) 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对抑制商业贿赂犯罪的直接价值 | 第31-32页 |
(二) 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对抑制商业贿赂犯罪的间接价值 | 第32-34页 |
(三) 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对抑制商业贿赂犯罪的经济学价值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44页 |
一、我国构建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36-41页 |
(一) 我国构建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现实法律基础 | 第36-40页 |
(二) 我国构建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实践基础 | 第40页 |
(三) 我国构建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社会舆论基础 | 第40-41页 |
二、我国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必要性 | 第41-43页 |
三、从制度的层面考察,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合理性 | 第43-44页 |
第五部分 我国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具体构想 | 第44-52页 |
一、我国建立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基本构想 | 第45-50页 |
(一) 明确污点证人的证据地位 | 第45页 |
(二) 明确污点证人适用资格 | 第45-48页 |
(三) 明确污点证人的适用条件及范围 | 第48页 |
(四) 明确污点证人豁免的类型 | 第48-49页 |
(五) 明确对污点证人豁免的限制 | 第49页 |
(六) 建立适当的程序机制保障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运行 | 第49-50页 |
二、设立我国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50-52页 |
(一) 检察机关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扩大 | 第50-51页 |
(二) 对《刑法》的有关条文进行相应的修改 | 第51页 |
(三) 建立污点证人的惩罚机制 | 第51-52页 |
(四) 确立贿赂推定规则 | 第52页 |
结束语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