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基于PC平台的多媒体通信软件的研究和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  多媒体通信的实用性第6页
 2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第6-7页
 3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现状及不足第7-9页
 4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第9-11页
第二章 网络传输方式分析和网络拓扑设计第11-27页
 1  ISO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及TCP/IP协议组概述第11-15页
 2  网络传输方式分析第15-20页
  2.1  点对点传输方式第16页
  2.2  广播传输方式第16-17页
  2.3  组播传输方式第17-20页
 3  有保障和无保障的数据传输方式分析第20-25页
 4  网络拓扑设计第25-26页
  4.1 点对点网络第25-26页
  4.2  客户/服务器网络第26页
 5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卫星链路双向视音频实时传输系统中的软件研究与实现第27-57页
 1 系统结构及功能要求概述第27-28页
 2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常用压缩方法第28-32页
  2.1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第28-29页
  2.2  多媒体数据压缩常用方法第29-32页
 3  视频音频压缩标准的对比和选择第32-40页
  3.1 视频压缩标准第32-39页
  3.2 音频压缩标准第39-40页
 4  对视频压缩标准的改进第40-41页
 5  双向视频音频实时传输的软件实现第41-56页
  5.1  软件模块划分及各部分功能第41-43页
  5.2  单进程多线程的程序设计第43-46页
  5.3  信令及数据结构第46-49页
  5.4  视音频压缩数据流的复合机制第49-52页
   ·码率控制机制第52-54页
  5.6  复合数据传输的缓冲机制第54-56页
  5.7  多路视频解码流的播放第56页
 6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点对点模式多媒体会议软件的研究与实现第57-76页
 1  组件对象模型(COM)分析第57-60页
  1.1  从结构化、面向对象到COM第58-59页
  1.2  COM组件与一般动态连接库DLL比较第59页
  1.3  二进制层次封装的实现第59-60页
 2  COM组件的编程及使用方法第60-63页
 3  软件构架及功能第63-66页
 4  会议规则第66-67页
 5  信令和数据结构第67-71页
 6  结构的开放性与设备的枚举第71-73页
 7  数据流的推和拉第73页
 8  数据流在各组件中的传递第73-75页
 8  软件中的时钟设置第75页
 9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客户/服务器模式多媒体会议软件的研究与实现第76-81页
 1  软件设计与功能第76页
 2  会议规则第76-77页
 3  信令与数据结构第77-80页
 4  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工作总结第81-86页
 1  三年回顾第81-82页
 2  基于神经计算的码率控制算法的设计第82-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象雷达高度计的成象模拟与试验数据处理研究
下一篇:应用微处理器ARM设计高性能GPS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