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22页 |
1.1 铁蛋白的分子结构 | 第8-14页 |
1.1.1 蛋白壳 | 第8-13页 |
1.1.2 铁核 | 第13-14页 |
1.2 铁蛋白储存和释放铁机制 | 第14-17页 |
1.2.1 铁蛋白储存铁机制 | 第14-16页 |
1.2.2 铁蛋白释放铁机制 | 第16-17页 |
1.3 铁蛋白储存重金属离子及其他小分子的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1.4 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进展 | 第19-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4.1 天然魟鱼肝铁蛋白(DALF)的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2.4.2 DALF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1 | 第24页 |
2.4.3 DALF分子量测定 | 第24页 |
2.4.4 DALF电子显微镜研究 | 第24页 |
2.4.5 Sephadex G-25柱层析 | 第24-25页 |
2.4.6 不同磷铁含量铁蛋白的制备 | 第25页 |
2.4.7 血红素-铁蛋白(DALF_h)制备 | 第25页 |
2.4.8 DALF吸附和储存有机小分子 | 第25页 |
2.4.9 DALF释放铁的动力学 | 第25-26页 |
2.4.10 DALF铁核中磷组成和分布 | 第26页 |
2.4.11 铁蛋白蛋白浓度、铁量和磷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4.12 铁蛋白反应器的构建及模拟流动水域体系 | 第27-28页 |
2.4.13 DALF储存重金属离子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53页 |
3.1 魟鱼铁蛋白(DALF)理化特性: | 第30-42页 |
3.1.1 DALF的非均匀性 | 第30-36页 |
3.1.2 DALF铁核磷铁构成 | 第36-37页 |
3.1.3 DALF储存有机小分子及其动力学研究 | 第37-40页 |
3.1.4 DALF_h和DALF释入速率差异显示 | 第40-42页 |
3.2 DALF储存重金属离子的初步研究 | 第42-53页 |
3.2.1 DALF磷铁组分在不同盐度水体中的稳定性 | 第42页 |
3.2.2 DALF磷铁组分在人工海水中不同透析时间的稳定性 | 第42-43页 |
3.2.3 pH对DALF磷铁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3.2.4 DALF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 | 第43-45页 |
3.2.5 DALF储存过程中Fe~(3+)和Pi的释放 | 第45-46页 |
3.2.6 DALF储存Cu~(2+)、Zn~(2+)、Cd~(2+)过程中的光谱特性 | 第46-47页 |
3.2.7 盐度对DALF储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8 pH对DALF储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9 磷酸盐对DALF储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10 组装的铁核对储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51页 |
3.2.11 DALF储存Cu~(2+)结合位点初步研究 | 第51-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