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超声纵波的高温蠕变损伤检测与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蠕变损伤的超声检测技术 | 第11-16页 |
·超声检测技术 | 第11页 |
·超声非线性现象 | 第11-12页 |
·线性超声检测蠕变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超声非线性检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超声检测及材料蠕变基础概述 | 第18-30页 |
·超声无损检测概述 | 第18-20页 |
·超声波的特性 | 第18页 |
·超声波的波型特征 | 第18-19页 |
·超声传播速度 | 第19-20页 |
·超声的衰减 | 第20页 |
·非线性超声基础理论 | 第20-26页 |
·超声非线性-高阶谐波的产生原理 | 第20-21页 |
·材料的非线性描述 | 第21-26页 |
·常用蠕变寿命预测方法 | 第26-28页 |
·持久强度试验法 | 第26-27页 |
·金相检验 | 第27-28页 |
·硬度检验 | 第28页 |
·短时常温、高温力学性能试验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蠕变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 第3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高温拉伸试验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高温蠕变试验 | 第31-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蠕变力学性能 | 第33-34页 |
·试验所获得试样 | 第34-35页 |
·显微硬度分析 | 第35-36页 |
·蠕变断口分析 | 第36-37页 |
·蠕变微观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蠕变过程显微结构变化 | 第37-40页 |
·XRD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 第42-58页 |
·超声检测对象 | 第42页 |
·超声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2-46页 |
·SNAP系统介绍 | 第42-44页 |
·数字示波器 | 第44页 |
·超声换能器 | 第44-45页 |
·夹具 | 第45-46页 |
·超声耦合剂 | 第46页 |
·超声检测系统平台搭建 | 第46-47页 |
·声速,衰减系数测量系统连接图 | 第46页 |
·二次谐波量测量系统连接图 | 第46-47页 |
·三次谐波量测量系统连接图 | 第47页 |
·超声检测试验结果 | 第47-56页 |
·声速检测结果 | 第47-49页 |
·超声衰减系数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超声二次谐波参量β检测结果 | 第50-54页 |
·超声三次谐波参量δ检测结果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蠕变损伤的超声无损评价研究 | 第58-63页 |
·显微结构变化与超声非线性参量变化的比照 | 第58-60页 |
·钛合金相态的变化情况 | 第58页 |
·蠕变孔洞的变化情况 | 第58-60页 |
·超声非线性模型分析 | 第60-61页 |
·蠕变剩余寿命无损评价方法 | 第61-62页 |
·蠕变剩余寿命无损评价方法实施步骤 | 第61页 |
·蠕变剩余寿命无损评价方法的实验室验证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