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21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21-22页 |
第一部分:综述研究 国内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危险因素、判别模型和筛检工具综述 | 第22-29页 |
1 POP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 POP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3 POP筛检工具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4 POP判别模型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5 POP筛检工具和判别模型研究中的问题和对策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的40~65岁女性POP筛检工具研究 | 第29-85页 |
前言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研究内容一:POP筛检问卷的设计 | 第31-33页 |
1 目的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二:POP筛检问卷的测试 | 第33-59页 |
1 目的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POP筛检问卷调查实施 | 第33-34页 |
·调查人群筛选标准 | 第33页 |
·POP高危人群筛选和调查 | 第33-34页 |
·POP诊断标准 | 第34页 |
·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 | 第34-35页 |
·质量控制 | 第34页 |
·数据录入 | 第34-3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59页 |
·POP筛检问卷可行性、信度和效度评价 | 第35-39页 |
·POP筛检问卷调查的可行性 | 第35页 |
·POP筛检问卷信度评价 | 第35-36页 |
·POP筛检问卷效度评价 | 第36-39页 |
·POP筛检调查资料一般描述 | 第39-44页 |
·北京、上海地区总人群一般特征分析 | 第39-41页 |
·北京地区人群一般特征分析 | 第41-43页 |
·上海地区人群一般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POP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 第44-52页 |
·年龄因素 | 第44-45页 |
·生活习惯 | 第45-49页 |
·体重 | 第49页 |
·身高 | 第49页 |
·体重指数 | 第49-50页 |
·吸烟情况 | 第50页 |
·饮酒情况 | 第50页 |
·月经情况 | 第50-51页 |
·孕产次数 | 第51-52页 |
·骨折次数 | 第52页 |
·POP躯体症状特征分析 | 第52-58页 |
·北京、上海地区总人群躯体症状频数分布 | 第53页 |
·三类人群躯体症状频数分布和发生频率比较检验 | 第53-56页 |
·北京地区人群躯体症状频数分布 | 第56-57页 |
·上海地区人群躯体症状频数分布 | 第57-58页 |
·POP临床体征分析 | 第58-59页 |
·驼背 | 第58页 |
·面色 | 第58页 |
·精神状态 | 第58页 |
·舌体 | 第58-59页 |
·舌苔 | 第59页 |
研究内容三:POP筛检工具的建立与评价 | 第59-85页 |
1 目的 | 第59页 |
2 方法 | 第59-62页 |
·多项logit模型 | 第60页 |
·隐树模型 | 第60-61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61页 |
·广义偏线性模型 | 第61页 |
·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 | 第61-62页 |
·统计分析软件 | 第62页 |
3 结果 | 第62-78页 |
·POP发病危险因素的多项logit模型 | 第62-64页 |
·多项logit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62-63页 |
·多项logit模型的拟合 | 第63-64页 |
·多项logit模型的评价 | 第64页 |
·POP中医证候要素的隐树模型 | 第64-72页 |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64-65页 |
·POP隐树模型结构 | 第65页 |
·POP隐树模型中隐变量的诠释 | 第65-68页 |
·POP隐树模型中隐类的解释 | 第68-72页 |
·基于GPLM的POP判别模型 | 第72-76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GPLM模型变量筛选 | 第72-73页 |
·GPLM模型非参数部分的选择 | 第73-74页 |
·GPLM模型参数部分估计 | 第74页 |
·GPLM模型非参数部分估计 | 第74-75页 |
·GPLM模型的判别效果 | 第75-76页 |
·POP筛检工具的建立和评价 | 第76-78页 |
·POP筛检工具的建立 | 第76-77页 |
·POP筛检工具的评价 | 第77-78页 |
4 讨论 | 第78-85页 |
·POP发病的相关因素讨论 | 第78-80页 |
·绝经对POP发病的影响 | 第78-79页 |
·体重指数对POP发病的影响 | 第79-80页 |
·鱼类膳食对POP发病的影响 | 第80页 |
·POP的中医证候要素讨论 | 第80-82页 |
·POP的重要中医躯体症状 | 第80-81页 |
·POP的基本中医证候要素 | 第81页 |
·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不足 | 第81页 |
·现有隐树模型算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局限性 | 第81-82页 |
·GPLM模型相关讨论 | 第82页 |
·GPLM模型的优点 | 第82页 |
·GPLM模型的不足 | 第82页 |
·POP筛检工具讨论 | 第82-85页 |
·国外POP筛检工具的不足之处 | 第83页 |
·中医证候内容对POP筛检工具判别准确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8页 |
附录1:北京、上海社区40~65岁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筛检工具 | 第98-99页 |
附录2:查新报告 | 第99-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