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观察与测量仪的研制及组织演化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半固态加工技术研究回顾 | 第12-41页 |
1.1 半固态组织和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发展 | 第13-23页 |
1.1.1 半固态加工技术简介 | 第13-16页 |
1.1.2 半固态加工原材料制备 | 第16-17页 |
1.1.3 半固态合金微观组织的研究 | 第17-19页 |
1.1.4 半固态合金组织的力学特性 | 第19页 |
1.1.5 热处理对半固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1.1.6 半固态合金流变学的研究 | 第20-21页 |
1.1.7 半固态金属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21-22页 |
1.1.8 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22-23页 |
1.2 液相对流的分类 | 第23-24页 |
1.3 凝固界面形态的稳定性 | 第24-30页 |
1.3.1 成分过冷理论 | 第24-25页 |
1.3.2 界面稳定性动力学理论 | 第25-29页 |
1.3.3 液相对流对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1.3.4 界面的非线性演化 | 第30页 |
1.3.5 界面的非稳态演化 | 第30页 |
1.4 胞枝晶生长 | 第30-34页 |
1.4.1 自由生长 | 第30-32页 |
1.4.2 强制生长 | 第32-33页 |
1.4.3 胞枝晶间距 | 第33页 |
1.4.4 液相对流对胞枝晶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1.5 存在问题 | 第34-41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和观察装置的设计 | 第41-49页 |
2.1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1页 |
2.2 透明模型合金凝固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2.3 透明合金基体材料的选择 | 第42-43页 |
2.4 丁二腈的提纯 | 第43页 |
2.5 丁二腈合金的配置 | 第43-45页 |
2.6 实验装置-透明模型合金半固态观察装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半固态球晶形成和演化的直接观察 | 第49-56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3.2 不同温度条件对初生球晶形成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 不同初始晶态对二次球晶演化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 搅动速率对球晶演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球晶组织分析 | 第56-71页 |
4.1 特征参数 | 第56-57页 |
4.2 半固态球晶生长过程中的三场 | 第57-60页 |
4.2.1 动量场 | 第57-58页 |
4.2.2 温度场 | 第58-60页 |
4.2.3 浓度场 | 第60页 |
4.3 球晶的形成 | 第60-65页 |
4.4 球晶的团聚 | 第65-69页 |
4.5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半固态观察和测量装置的研制 | 第71-82页 |
5.1 流变学的基本观念 | 第71-72页 |
5.2 粘度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72-74页 |
5.3 影响因素 | 第74-76页 |
5.3.1 流变仪双筒间隔 | 第74-75页 |
5.3.2 末端效应 | 第75页 |
5.3.3 层流流动条件 | 第75-76页 |
5.3.4 剪切热 | 第76页 |
5.3.5 仪器的自身摩擦 | 第76页 |
5.4 装置材料的选择 | 第76-77页 |
5.5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77-79页 |
5.6 实验装置的特点 | 第79-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