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31页 |
第一节 研究主题及意义 | 第20-24页 |
第二节 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第三节 基本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及其决定问题:理论评述 | 第31-48页 |
第一节 比例分析法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成本收益法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 | 第36-43页 |
第四节 目标区分析法 | 第43-45页 |
第五节 “衣柜效应”分析法 | 第45-46页 |
第六节 质量分析法 | 第46-48页 |
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85页 |
第一节 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分析 | 第48-69页 |
第二节 外汇储备的供给因素分析 | 第69-79页 |
第三节 外汇储备的供求均衡与最优水平 | 第79-85页 |
第四章 经济增长、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对货币均衡理论的检验 | 第85-98页 |
第一节 假定和基础模型 | 第85-87页 |
第二节 小国模型 | 第87-88页 |
第三节 全球货币均衡模型 | 第88-91页 |
第四节 实证分析和检验 | 第91-98页 |
第五章 外汇储备最优控制模型的构造 | 第98-127页 |
第一节 外汇储备的静态最优模型 | 第98-105页 |
第二节 外汇储备的动态最优控制模型 | 第105-127页 |
第六章 外汇储备的动态调节与控制:基于弹性分析的拓展 | 第127-140页 |
第一节 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区别与联系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问题 | 第128-130页 |
第三节 基于弹性理论的拓展:贸易收支调节过程的动态最优控制 | 第130-140页 |
第七章 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与外汇储备控制 | 第140-156页 |
第一节 基本分析框架 | 第140-143页 |
第二节 收入对国际收支余额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第三节 利率对国际收支余额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第四节 汇率对国际收支余额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146-149页 |
第五节 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余额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149-152页 |
第六节 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余额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152-156页 |
第八章 外汇储备资产的最优结构选择 | 第156-184页 |
第一节 关于储备货币的币别选择问题 | 第156-159页 |
第二节 关于储备资产具体形式的选择 | 第159-161页 |
第三节 资产组合理论:在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的运用 | 第161-170页 |
第四节 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结构问题 | 第170-184页 |
第九章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184-217页 |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状况回顾 | 第184-190页 |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因素分析 | 第190-196页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国际比较及适度性探讨 | 第196-203页 |
第四节 超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 第203-208页 |
第五节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208-21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7-227页 |
后 记 | 第2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