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8页 |
·我国红层滑坡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土工环剪仪的开发及其应用 | 第19-25页 |
·单体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 | 第25-2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2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第二章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活动性 | 第32-63页 |
§2.1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发育特征 | 第32-44页 |
·分布特征 | 第32-35页 |
·岸坡地形地貌特征 | 第35-37页 |
·坡体物质组成特征 | 第37-38页 |
·岸坡结构特征 | 第38-44页 |
§2.2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活动性 | 第44-56页 |
·地表累积位移特征 | 第44-46页 |
·位移速率特征 | 第46-47页 |
·滑坡变形对降雨及库水位动态响应的实例分析 | 第47-54页 |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活动性的概化运动学模型 | 第54-56页 |
§2.3 小结 | 第56-63页 |
第三章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Ⅰ:滑带土残余强度恢复及速率效应 | 第63-88页 |
§3.1 概述 | 第63-65页 |
§3.2 滑带土试样的野外采集与描述 | 第65-68页 |
·香山路滑坡简介 | 第65-66页 |
·塘角村1号滑坡简介 | 第66-67页 |
·滑带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测定 | 第67-68页 |
§3.3 试验仪器简介 | 第68-74页 |
·DPRI型环剪仪 | 第68-72页 |
·试验程序 | 第72-74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4-87页 |
·滑带土残余强度特征 | 第74-77页 |
·滑带土残余抗剪强度的剪切速率效应 | 第77-82页 |
·滑带土残余抗剪强度的恢复特征 | 第82-85页 |
·破坏前阶段滑带土内剪切带的形成 | 第85-87页 |
§3.5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Ⅱ:滑坡体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 第88-111页 |
§4.1 概述 | 第88-90页 |
§4.2 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机理的力学解析 | 第90-98页 |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 第90-92页 |
·基于无限斜坡模型的解析过程 | 第92-98页 |
§4.3 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 | 第98-104页 |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第99-101页 |
·渗流分析 | 第101-103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4.4 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机理的试验研究 | 第104-110页 |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104-107页 |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7-110页 |
§4.5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基于地下水位变动的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趋势预测 | 第111-129页 |
§5.1 概述 | 第111-114页 |
§5.2 滑坡累积位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 第114-119页 |
·趋势项提取 | 第115-117页 |
·周期项提取 | 第117-118页 |
·一维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 第118-119页 |
§5.3 实例分析—白水河滑坡 | 第119-128页 |
·白水河滑坡基本概况 | 第119-121页 |
·白水河滑坡专业监测分析 | 第121-123页 |
·白水河滑坡水文地质模型 | 第123-125页 |
·白水河滑坡累积位移预测 | 第125-128页 |
§5.4 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6.1 结论 | 第129-131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