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意象思维的心理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1 中医意象思维的重要范畴 | 第13-51页 |
| ·意 | 第13-30页 |
| ·意的基本释义 | 第13-14页 |
| ·"意"的横向考察 | 第14-26页 |
| ·由《周易》考察"意"含义之起源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象 | 第30-43页 |
| ·象的基本释义 | 第30-32页 |
| ·"象"的文化探源 | 第32-40页 |
| ·小结 | 第40-43页 |
| ·意象 | 第43-51页 |
| ·意象的文化探源 | 第43-45页 |
| ·《周易》中的"意象"的表达与阐发 | 第45-46页 |
| ·"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 第46-48页 |
| ·元意识——"意象"是对认知主体意识的关注 | 第48-49页 |
| ·意象之意味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2 中医意象思维 | 第51-64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哲学渊源 | 第51-57页 |
| ·中医意象思维产生的哲学基础 | 第51-52页 |
| ·中医意象思维主要特征的哲学起源 | 第52-55页 |
|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意象思维 | 第55-56页 |
|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生命上的推演 | 第56-57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内涵与方法 | 第57-64页 |
| ·五脏藏象理论 | 第57-59页 |
| ·医者意也 | 第59-61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应用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3. 意象思维的相关心理学研究 | 第64-76页 |
| ·意象思维的相关概念 | 第64-73页 |
| ·表象 | 第64-66页 |
| ·意象 | 第66-69页 |
| ·原型意象 | 第69-71页 |
| ·思维 | 第71-73页 |
| ·关于意象的心理学研究 | 第73-74页 |
| ·铁钦钠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 第73页 |
|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 第73-74页 |
| ·机能主义心理学 | 第74页 |
| ·现象学及其相关研究方法 | 第74-76页 |
| ·现象学的的兴起及发展脉络 | 第74-75页 |
| ·现象学的研究对象 | 第75页 |
| ·现象学的主要概念 | 第75-76页 |
| 4. 讨论 | 第76-87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中医现代化启示 | 第76-81页 |
| ·中医现代化悖论 | 第76-77页 |
| ·意象研究的中西方哲学基础差异比较 | 第77-79页 |
| ·意象研究的现代心理学观点辨析 | 第79-81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人本心理学倾向 | 第81-82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认知心理学路径探讨 | 第82-84页 |
| ·基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 | 第82页 |
| ·"意象"概念的辨别 | 第82-83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独特的认知心理路径 | 第83-84页 |
| ·突破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的中医意象思维 | 第84页 |
| ·中医意象思维的心理学实质的阐释 | 第84-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