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受贿罪主体的界定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受贿罪主体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 第12-15页 |
一、如何理解“从事公务” | 第12-13页 |
二、如何理解“委派” | 第13-14页 |
三、如何理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两类特殊主体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 | 第15-18页 |
一、“假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 | 第15-17页 |
二、“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七)》对受贿罪主体扩大的利与弊 | 第18-21页 |
一、受贿罪主体扩大的有利方面 | 第18-19页 |
二、受贿罪主体扩大的缺憾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受贿罪的贿赂范围问题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关于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一、我国贿赂范围立法沿革的回顾 | 第21页 |
二、我国现《刑法》关于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关于贿赂范围的纷争 | 第22-25页 |
一、财物说,可以称为狭义说 | 第22-23页 |
二、财产性利益说,可以称为折中说 | 第23页 |
三、需要说或者称为利益说,也即广义说 | 第23-25页 |
第三节 非财产利益是否应当纳入贿赂范围 | 第25-28页 |
一、否定论 | 第25-26页 |
二、肯定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概述 | 第28-30页 |
一、受贿罪既遂的概述 | 第28页 |
二、受贿罪未遂的概述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 第30-33页 |
一、承诺说 | 第30页 |
二、贿赂取得说或实际受贿说 | 第30页 |
三、谋取利益与收受贿赂结合说 | 第30页 |
四、利益谋取说 | 第30页 |
五、贿赂取得与实际损失择一说 | 第30-33页 |
第三节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影响受贿罪既遂成立问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新型受贿犯罪的认定 | 第35-45页 |
第一节 交易型受贿有关问题 | 第35-39页 |
一、交易型受贿的概述 | 第35-36页 |
二、《意见》关于交易型受贿的规定的理解和适用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干股分红型受贿有关问题 | 第39-41页 |
一、干股分红型受贿的概述 | 第39页 |
二、“干股型”受贿的司法认定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合作投资型受贿有关问题 | 第41-43页 |
一、合作投资型受贿的概述 | 第41页 |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的主要类型及司法认定 | 第41-43页 |
第四节 委托理财型受贿有关问题 | 第43-45页 |
一、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概述 | 第43页 |
二、委托理财型受贿的司法认定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