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3页 |
·生物活性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抗肿瘤活性香豆素 | 第17-19页 |
·抗氧化活性香豆素 | 第19-21页 |
·抗 HIV 活性香豆素 | 第21-22页 |
·抗微生物和抗细菌香豆素 | 第22-23页 |
·降血压香豆素 | 第23页 |
·嘌呤核苷的化学改造及 7-脱氮杂嘌呤核苷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嘌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化学改造及生物活性 | 第24-28页 |
·碱基部分的改造 | 第24-27页 |
·糖基部分的改造 | 第27-28页 |
·7-脱氮杂嘌呤核苷的合成 | 第28-31页 |
·碱基的合成 | 第28-30页 |
·糖苷化反应与糖基的合成 | 第30-31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31-33页 |
第二章 补骨脂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33-55页 |
·引言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甲基取代的花椒毒酚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5-43页 |
·甲基取代花椒毒酚衍生物的合成 | 第35-38页 |
·DMXan、MXan 和 Xan 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38-43页 |
·金刚烷胺修饰的补骨脂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评价 | 第43-45页 |
·金刚烷胺修饰的补骨脂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43页 |
·补骨脂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43-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甲基花椒毒酚和 4, 9-二甲基花椒毒酚的合成 | 第46-50页 |
·金刚烷胺修饰的花椒毒酚的合成 | 第50-52页 |
·DMXan、MXan 和 Xan 的抗氧化能力测试 | 第52-53页 |
·β-carotene-bleaching 测试 | 第52页 |
·捕获 ABTS~(+·) 、DPPH 和 Galvinoxyl 自由基的能力测试 | 第52页 |
·DMXan、MXan 和 Xan 保护 Gu~(2+)/GSH 引发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测试 | 第52-53页 |
·DMXan、MXan 和 Xan 保护 AAPH 引发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测试 | 第53页 |
·补骨脂素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测试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含 4, 5-二氢吡唑结构的 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5-70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含 4, 5-二氢吡唑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56-57页 |
·含 4, 5-二氢吡唑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第57-64页 |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第57-59页 |
·保护 AAPH 引发的 DNA 氧化损伤的能力 | 第59-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含 4, 5-二氢吡唑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64-68页 |
·含 4, 5-二氢吡唑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第68页 |
·清除 ABTS~(+·)和 DPPH 自由基的测试 | 第68页 |
·保护 AAPH 诱导的 DNA 氧化损伤的测试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3-芳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的评价 | 第70-80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5页 |
·3-芳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71-72页 |
·3-芳基香豆素衍生物对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 | 第72-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7 位取代的 3-芳基香豆素的合成 | 第75-78页 |
·3-芳基香豆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6-芳基(杂芳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80-111页 |
·引言 | 第80-82页 |
·CDKs 与抗肿瘤 | 第80页 |
·6-位芳基(杂芳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类 CDK2 抑制剂的设计 | 第80-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93页 |
·6-位芳基(杂芳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类 CDK2 抑制剂的合成 | 第82-85页 |
·6-位芳基(杂芳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对 CDK1/Cyclin B1 和 CDK2/Cyclin A2 抑制作用的评价 | 第85-89页 |
·目标化合物对 CDK1/Cyclin B1 和 CDK2/Cyclin A2 70的体外抑制活性 | 第85-86页 |
·化合物 3h-j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86-87页 |
·分子对接模拟 | 第87-89页 |
·6-(溴苯)苯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 DMBPN 与 DPBPN 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89-93页 |
·DMBPN 与 DPBPN 的合成 | 第89-91页 |
·DMBPN 和 DPBPN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第91-93页 |
·实验部分 | 第93-110页 |
·实验材料 | 第93页 |
·6-位芳基(杂芳基)取代的 7-脱氮杂嘌呤核苷类似物的合成 | 第93页 |
·CDK1/Cyclin B1 和 CDK2/Cyclin A2 体外抑制活性测试 | 第93-109页 |
·细胞周期分析 | 第109-110页 |
·分子对接模拟 | 第110页 |
·体外抗肿瘤测试 | 第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3页 |
附页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质谱图 | 第133-150页 |
作者简介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