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处分权概述 | 第8-19页 |
第一节 高校的法律地位 | 第8-13页 |
一、我国高校的法律定位及问题 | 第8-10页 |
二、世界主要国家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规定 | 第10-12页 |
三、我国高校法律地位的重构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学生处分权的内涵 | 第13-14页 |
一、我国涉及学生处分权的法律表述 | 第13页 |
二、学生处分权的内涵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学生处分权的性质 | 第14-16页 |
一、学生处分权的权力来源 | 第14-15页 |
二、学生处分权的性质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学生处分权的边界 | 第16-19页 |
一、法律保留原则 | 第16-17页 |
二、学校控制范围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学生处分权立法方面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与高校处分权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 | 第19-20页 |
二、高校学生处分规则存在的缺陷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学生处分权自由裁量方面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一、高校自由裁量权的错位与滥用 | 第21页 |
二、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倒置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学生处分权行使程序方面的问题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学生权利救济方面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救济途径单一 | 第23-24页 |
二、救济规则可操作性差 | 第24-25页 |
三、救济程序不规范 | 第25-27页 |
第五节 学生处分权其他方面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重惩戒轻教育 | 第27页 |
二、重处罚轻预防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失范的原因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29-30页 |
一、我国高等教育法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 第29页 |
二、高校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观念方面的原因 | 第30-35页 |
一、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影响深刻 | 第30-31页 |
二、高校管理缺乏民主与法治精神 | 第31-32页 |
三、高校对"自主管理"的误解 | 第32页 |
四、高校"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欠缺 | 第32-33页 |
五、学生法制观念的淡薄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处分权制度的完善 | 第35-51页 |
第一节 明确学生处分权的行使原则 | 第35-39页 |
一、处分设定权法定原则 | 第35页 |
二、比例原则 | 第35-36页 |
三、正当程序原则 | 第36-37页 |
四、公平原则 | 第37页 |
五、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六、保护发展原则 | 第38页 |
七、预防为先原则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高校学生处分权制度 | 第39-51页 |
一、明确学生处分权的立法权限 | 第39-40页 |
二、构建学生违纪处分的正当程序 | 第40-43页 |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第43-45页 |
四、完善受处分学生权利救济渠道 | 第45-48页 |
五、构建学生违纪处分后续教育制度 | 第48-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