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本章引言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11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2 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基本方法及理论 | 第13-23页 |
| ·本章引言 | 第13页 |
| ·光域PMD补偿 | 第13-16页 |
| ·PMD前置补偿 | 第13-14页 |
| ·PMD的后置补偿 | 第14-16页 |
| ·PMD的电补偿方法 | 第16页 |
| ·自适应偏振摸色散补偿系统的结构与实现 | 第16-21页 |
| ·偏振控制器PC | 第17-18页 |
| ·保偏光纤 | 第18页 |
| ·基于DOP的反馈信号监测与提取部分 | 第18-19页 |
| ·控制算法 | 第19-21页 |
| ·全局最优化算法与跟踪算法相结合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算法 | 第21-23页 |
| 3 PMD补偿中的全局最优化算法 | 第23-40页 |
| ·本章引言 | 第23页 |
| ·信号DOP和简化线路传输模型 | 第23-27页 |
| ·仅考虑一阶PMD时的线路模型 | 第24页 |
| ·考虑二阶PMD时的线路模型 | 第24-25页 |
| ·PMD影响下DOP与输入偏振态的关系 | 第25-26页 |
| ·不同输入偏振态时DOP与二阶PMD的关系 | 第26-27页 |
| ·一阶PMD影响下Direct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 ·Direct算法对全局最优点的搜寻 | 第27-30页 |
| ·对Direct算法全局最优点的验证 | 第30-31页 |
| ·一阶PMD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及Direct算法对信号质量的改善 | 第31-36页 |
| ·一阶PMD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第31-35页 |
| ·Direct算法对信号质量的改善 | 第35-36页 |
| ·波片模型中Direct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 ·波片模型中Direct算法对全局最优点的搜寻及验证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改进的跟踪算法及性能分析 | 第40-48页 |
| ·本章引言 | 第40页 |
| ·改进的跟踪算法 | 第40-42页 |
| ·步长选择 | 第40页 |
| ·参量控制 | 第40-41页 |
| ·梯度算法 | 第41-42页 |
| ·对抖动的抑制 | 第42页 |
| ·10Gb/s传输系统中改进的跟踪算法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 ·40Gb/s系统中改进的跟踪算法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 ·改进跟踪算法的跟踪补偿时间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 ·工作进展 | 第48页 |
| ·补偿系统的不足 | 第48-50页 |
| ·结合算法的补偿时间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作者简历 | 第54-5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