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中气候与小气候论文--城市气候学论文

城市下垫面热特性与城市热岛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城市热环境问题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城市热岛第11-16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页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2 地表温度反演第20-28页
   ·数据源选择第20-22页
     ·ASTER 数据第20-21页
     ·TM 数据第21-22页
     ·MODIS 数据第22页
   ·算法选取第22-23页
   ·地表温度反演第23-28页
     ·ASTER/MODIS 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第23-26页
     ·TM 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第26-28页
3 北京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第28-38页
   ·热岛强度及其分级指标第28-29页
   ·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第29-38页
     ·时空变化第29-34页
     ·热岛效应随季节变化第34-35页
     ·北京市夜间热岛效应第35-38页
4 下垫面类型提取第38-44页
   ·训练样本采样第39-40页
     ·建立解译标志第39页
     ·训练样本采样及提纯第39-40页
   ·图像分类第40-41页
     ·分类过程第40-41页
     ·分类后处理第41页
   ·分类结果讨论第41-44页
5 下垫面结构、热特性与城市热岛关系及热环境对策研究第44-59页
   ·城市廊道结构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第44-50页
     ·道路系统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第44-46页
     ·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第46-48页
     ·水体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第48页
     ·三种廊道结构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比较第48-50页
   ·下垫面的热特性与城市热岛关系第50-57页
     ·热惯量概述第50-51页
     ·下垫面的热惯量对比分析第51-52页
     ·下垫面的热特性与热岛强度相关性分析第52-57页
   ·缓解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第57-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59-60页
     ·主要结论第59页
     ·创新点第59-60页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Beamforming的阵列噪声源识别仿真和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