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离职竞业禁止概述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概念和分类 | 第10-11页 |
一、竞业禁止的概念 | 第10页 |
二、竞业禁止的分类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离职竞业禁止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2页 |
一、离职竞业禁止的概念 | 第11页 |
二、离职竞业禁止的特征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离职竞业禁止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2-17页 |
一、离职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的保护之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离职竞业禁止与劳动者忠实义务的关系 | 第14-15页 |
三、离职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离职竞业禁止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第一节 离职竞业禁止涉及的权利冲突 | 第17-18页 |
一、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 | 第17页 |
二、劳动者的劳动权 | 第17-18页 |
三、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劳动权之间的冲突 | 第18页 |
四、商业秘密权与劳动权冲突的协调途径 | 第18页 |
第二节 离职竞业禁止的经济分析 | 第18-20页 |
一、成本收益法 | 第19页 |
二、卡尔多·希克斯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离职竞业禁止的法理分析 | 第20-23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20-21页 |
二、后契约义务理论 | 第21页 |
三、惯性力理论 | 第21页 |
四、权益衡量分析 | 第21页 |
五、私法自治原则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两大法系国家离职竞业禁止制度 | 第23-2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离职竞业禁止制度 | 第23-24页 |
一、美国 | 第23页 |
二、英国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离职竞业禁止制度 | 第24-27页 |
一、德国 | 第24页 |
二、瑞士 | 第24-25页 |
三、意大利 | 第25页 |
四、比利时 | 第25-26页 |
五、日本 | 第26页 |
六、我国台湾地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现行立法、不足以及立法完善建议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现行立法规定及不足 | 第27-28页 |
一、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现行立法规定 | 第27页 |
二、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现行立法不足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立法完善建议 | 第28-34页 |
一、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立法的基本遵循 | 第29页 |
二、我国离职竞业禁止立法的具体完善建议 | 第29-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