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 | 第7-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2章 南宋闽北书院的源流及发展原因 | 第11-26页 |
·唐末五代:书院的肇端 | 第11-12页 |
·北宋:书院的初步发展 | 第12-14页 |
·南宋:书院的繁盛 | 第14-17页 |
·南宋闽北书院发展的原因 | 第17-26页 |
第3章 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的创设 | 第26-36页 |
·朱熹作为理学家创设书院的目标和理想 | 第26-30页 |
·朱熹与闽北书院的创设 | 第30-36页 |
第4章 朱熹在闽北书院的教学与育才 | 第36-44页 |
·教学对象上实行“门户开放” | 第36-37页 |
·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难论辩” | 第37-38页 |
·师生关系上推崇“尊师爱生” | 第38-41页 |
·教学育才上孕育出考亭学派 | 第41-44页 |
第5章 朱熹在闽北书院的学术研究 | 第44-50页 |
·“联友带徒”的理学研究 | 第44-47页 |
·“百家争鸣”的讲会制度 | 第47-50页 |
第6章 朱熹创兴闽北书院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迪 | 第50-54页 |
·朱熹创兴闽北书院的历史意义 | 第50-51页 |
·南宋闽北书院对现实的启迪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