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内蒙古地区23份雀麦属多年生牧草表型及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及研究方法第9-16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基本理论第9-10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0-16页
   ·雀麦属牧草种质资源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6-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材料第20-22页
   ·方法第22-26页
     ·表型多样性研究方法第22页
     ·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研究方法第22-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6-46页
   ·雀麦属牧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第26-35页
     ·各材料间形态多样性分析第26-28页
     ·各材料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28-30页
     ·表型性状主成份分析第30-32页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第32-34页
     ·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第34-35页
   ·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第35-46页
     ·7 份沙地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第35-37页
     ·16 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第37-40页
     ·23 份雀麦种质材料的种子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第40-46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6-50页
   ·讨论第46-48页
     ·两种不同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评价方法的比较第46-47页
     ·不同种质材料在表型性状及种子醇溶蛋白两个层次上的差异比较第47-48页
   ·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59页
附表第59-60页
附图第60-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遗传多样性及鲭科鱼类分子系统学研究
下一篇:VP466-Rab-tropomyosin-actin复合体在对虾免疫以及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