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Bacillus pumilus Zk202的选育与酶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1-3页
SUMMARY第3-6页
文献综述第6-16页
1 前言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30页
   ·材料第17-18页
     ·样品及菌株来源第17页
     ·培养基第17页
     ·仪器第17页
     ·试剂第17-18页
   ·方法第18-29页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分离纯化第18页
     ·菌株的鉴定第18-20页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诱变第20-23页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第23-24页
     ·碱性蛋白酶纯化工艺与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第24-29页
   ·结果统计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5页
   ·酶活力测定标准曲线第30页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结果第30-31页
   ·菌株的鉴定第31-33页
     ·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第31页
     ·16S rDNA 序列分析第31-33页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诱变结果第33-34页
     ·紫外线及硫酸二乙酯(DES)对菌株Zk202 诱变处理时间的确定第33-34页
     ·紫外线照射和DES 处理复合诱变结果第34页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第34-39页
     ·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34-36页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第36-38页
     ·培养基组成正交试验第38-39页
   ·确证试验第39页
   ·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第39-42页
     ·Lowery 法标准曲线第39-40页
     ·碱性蛋白酶的纯化第40-42页
   ·酶性质初步研究第42-45页
     ·酶的分子量测定第42页
     ·酶的最适作用pH第42-43页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第43页
     ·蛋白酶的热稳定性第43-44页
     ·蛋白酶的pH 稳定性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菌株形态﹑培养及生化特点第45页
   ·复合诱变的效果第45页
   ·碳源与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5-46页
   ·产酶历程与菌体生长第46页
   ·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与酶的基本性质第46-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个人简介第56-57页
导师简介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陇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
下一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