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违约原因的多视角剖析及其制度防范

内容摘要第1-5页
SUMMARY第5-6页
前言第6-8页
第一章 违约的概述第8-15页
 第一节 违约的界定及其性质第8-12页
  一、契约的起源第8-9页
  二、违约的概念及其形态第9-10页
  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第10-11页
  四、违约的本质第11-12页
 第二节 违约的抗辩和免责事由第12-15页
  一、违约抗辩事由:不可抗力第12-13页
  二、违约免责事由:特定事变第13-15页
第二章 违约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影响第15-21页
 第一节 违约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15-17页
  一、违约现状的调查分析第15-16页
  二、违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第二节 违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概况第17-19页
  一、违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概况第17-18页
  二、违约归责原则的概述第18-19页
 第三节 违约导致的影响及其合同法的历史使命第19-21页
  一、违约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9-20页
  二、合同法的历史使命第20-21页
第三章 违约诱因的多视角剖析第21-33页
 第一节 违约的法理分析第21-23页
  一、资源稀缺与机会主义理论第21-22页
  二、边际成本与效率违约理论第22-23页
 第二节 违约的主体性因素缺失的剖析第23-25页
  一、违约主体地位的不平等第23-24页
  二、违约主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第24-25页
 第三节 违约的体制性因素的剖析第25-30页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第25-26页
  二、可预见赔偿规则的理论缺憾第26-28页
  三、惩罚性赔偿规则的实践困惑第28-30页
 第四节 违约的成本低廉性因素的剖析第30-33页
  一、交易成本理论第30-32页
  二、信用成本理论第32-33页
第四章 规制违约现状的制度构建第33-39页
 第一节 提高违约的成本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第33-34页
  一、提高违约的各种成本第33页
  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第33-34页
 第二节 完善规制违约的立法构想第34-38页
  一、修订《合同法》的若干建议第34-36页
  二、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第36-38页
 第三节 信用制度的建设第38-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问题研究
下一篇:铜—咪唑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