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抗锈基因RLr1的AFLP标记和抗锈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5-28页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供试菌株和材料 | 第1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页 |
·供试试剂 | 第15页 |
·试验所需缓冲液 | 第15-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28页 |
·谷子锈菌繁殖和品种抗锈性鉴定 | 第16-17页 |
·谷子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第17页 |
·谷子抗锈AFLP分析 | 第17-23页 |
·谷子抗锈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23-26页 |
·基因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谷子抗锈基因Rlr1的F2代群体遗传抗病性鉴定 | 第28页 |
·谷子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用量 | 第28-29页 |
·与谷子抗锈基因RLr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 | 第29-33页 |
·DNA的预扩增效果检测 | 第29页 |
·选择性扩增体系 | 第29-30页 |
·AFLP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第30-32页 |
·分子标记与RLr1的连锁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差异条带的回收,测序 | 第33页 |
·RGA抗锈同源片段的获得 | 第33-38页 |
·基因组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RGA2个同源片段的获得 | 第34页 |
·PCR产物的纯化、克隆和测序 | 第34-35页 |
·Genomic walking | 第35-38页 |
4 讨论 | 第38-42页 |
·标记技术的选择 | 第38-39页 |
·AFLP标记操作中体系的优化 | 第39-40页 |
·RGA方法的应用 | 第40-41页 |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 | 第40页 |
·用于数量和质量的基因定位 | 第40页 |
·系统植物学研究 | 第40页 |
·R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展望与计划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