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6页 |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22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2-2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创新点的说明 | 第24-26页 |
2 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的研究模型 | 第26-42页 |
·基于I(d ) 模型检验我国赤字财政的可持续性 | 第26-30页 |
·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的再探讨 | 第30-36页 |
·财政收支关系的VEC 模型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赤字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2-63页 |
·我国财政收支的产出效应 | 第42-45页 |
·中日两国财政收支冲击的产出效应比较 | 第45-55页 |
·国债规模及其挤出效应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国债规模的均衡数量及优化 | 第63-77页 |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研究 | 第63-70页 |
·基于无限期界模型的研究 | 第70-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国债的金融特性 | 第77-97页 |
·赤字财政引致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 第77-83页 |
·国债利率敏感性的实证分析 | 第83-89页 |
·我国国债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 第89-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97-101页 |
·全文总结 | 第97-99页 |
·研究展望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0-111页 |
附录2 基于I(d ) 模型检验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程序 | 第111-115页 |
附录3 中国国债余额经济数据:1980-2003 | 第115-116页 |
附录4 日本国债余额等经济数据:1980-2003 | 第116-117页 |
附录5 中国通胀、货币供给等经济数据:1978-2006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