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用于液晶取向材料的直链及侧链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综述第9-35页
   ·液晶显示概述第9-18页
     ·引言第9-10页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液晶显示器类型及原理第11-16页
     ·液晶产业的发展状况第16-18页
   ·液晶分子取向技术第18-31页
     ·预倾角及取向材料第18-19页
     ·液晶分子取向方法第19-21页
     ·液晶分子的取向机理第21-23页
     ·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液晶取向材料的改性第24-31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31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1-35页
第2章 聚酰亚胺单体制备及检测第35-50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5-36页
   ·实验仪器第36页
   ·单体合成第36-48页
     ·合成4,4'-氧联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第36-38页
     ·合成2,2-二(4-氨基苯基)丙烷(IPDA)第38-41页
     ·合成4-癸烷氧基苯基-3,5-二氨基苯甲酸酯第41-45页
     ·合成4-癸烷氧基苯基-3,5-二氨基苯甲酰胺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聚合物的制备第50-56页
   ·主链型聚酰胺酸的合成第50-52页
   ·侧链型聚酰胺酸的合成第52-54页
   ·聚酰胺酸特性粘度的测定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制作液晶盒第56-62页
   ·ITO玻璃的处理第56页
   ·聚酰胺酸的涂覆第56页
   ·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第56-57页
   ·摩擦第57页
   ·紫外光固化胶的制备第57-58页
   ·液晶盒厚的控制第58页
   ·封装液晶盒第58页
   ·灌注液晶第58-59页
   ·液晶取向性能表征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结果与讨论第62-76页
   ·单体合成的讨论第62-63页
   ·聚酰胺酸合成的讨论第63-65页
   ·聚酰胺酸的黏度和形态的讨论第65-67页
     ·直链型聚酰胺酸的黏度和形态第65-66页
     ·侧链型聚酰胺酸的黏度和形态第66-67页
     ·酯键连接和酰胺键连接的侧链型聚酰胺酸外观对比第67页
   ·酰亚胺化程度的表征第67-73页
   ·材料取向性能的研究第73-76页
     ·打磨强度对材料取向性能的影响第73页
     ·直链型聚酰亚胺取向性能的研究第73-74页
     ·侧链型聚酰亚胺取向性能的研究第74-76页
第6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Al2O3和Cr2O3对镁铬质耐火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新型偕氟烷基双环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