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假单胞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金属硫蛋白的表面展示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6页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研究进展第12-20页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简介第12-13页
     ·运载蛋白第13页
     ·乘客蛋白第13页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种类第13-17页
       ·G~-细菌表面展示体系第13-16页
       ·G~+细菌表面展示体系第16页
       ·酵母菌表面展示体系第16-17页
     ·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的应用现状第17-20页
       ·开发重组的活细胞疫苗第17-18页
       ·多肽文库的表面展示和筛选第18页
       ·全细胞催化剂第18页
       ·全细胞吸附剂第18-20页
   ·利用假单胞菌冰核蛋白作为运载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第20-23页
     ·冰核活性蛋白(Ice Nucleation Protein)第20-21页
     ·已克隆的冰核蛋白基因第21页
     ·冰核蛋白在细胞表面展示方面的应用第21-23页
       ·抗原或抗体的表面展示第22页
       ·工业酶类展示第22页
       ·多肽文库的筛选第22页
       ·重金属螯合剂展示第22-23页
   ·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第23-25页
     ·金属硫蛋白简介第23页
     ·金属硫蛋白的种类第23-24页
       ·真核细胞金属硫蛋白第23页
       ·原核细胞金属硫蛋白第23-24页
     ·金属硫蛋白的应用现状第24-2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5页
   ·实验材料第26-31页
     ·菌株第26-27页
     ·质粒第27-28页
     ·培养基第28页
     ·PCR反应的引物第28-29页
     ·试剂和仪器第29-31页
       ·质粒和总DNA提取、质粒转化时所用到的试剂第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PAGE电泳所需试剂第29-30页
       ·Western-blot所用试剂第30页
       ·GFP荧光强度检测所需试剂第30页
       ·重金属吸附实验所需试剂第30页
       ·酶切、酶连、PCR和DNA回收所需试剂第30页
       ·仪器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5页
     ·大肠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质粒DNA的提取第31页
     ·恶臭假单胞菌的总DNA的提取第31页
     ·DNA电泳分析第31页
     ·DNA片断的回收第31页
     ·PCR扩增第31-32页
     ·大肠杆菌的常规转化第32页
     ·恶臭假单胞菌的电转化第32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强度的检测第32页
     ·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blot分析第32-33页
       ·菌体总蛋白的样品制备第32页
       ·SDS-PAGE凝胶的制备第32-33页
       ·电泳、染色及脱色第33页
       ·Western-blot分析第33页
     ·质粒稳定性分析第33页
     ·恶臭假单胞菌细胞分级分离第33-34页
     ·重金属吸附实验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62页
   ·恶臭假单胞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第35-42页
     ·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穿梭表达载体pYMB03质粒的构建第35-37页
     ·重组质粒pYMBP的构建第37-38页
     ·pYMBP质粒电转化入恶臭假单胞菌AB92019第38页
     ·表达载体pYMB03的表达性能及其分析第38-42页
       ·在恶臭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第38-42页
       ·表达载体pYMB03在恶臭假单胞菌中的稳定性第42页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42页
   ·恶臭假单胞菌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第42-51页
     ·含融合基因inaK-n/gfp的重组质粒pYNP的构建第42-46页
     ·pYNP质粒电转化入恶臭假单胞菌AB92019第46页
     ·融合蛋白InaK-N/GFP在重组菌的表达及表面活性第46-51页
       ·融合蛋白InaK-N/GFP在重组菌的表达性能第46-49页
       ·融合蛋白InaK-N/GFP在重组菌的表面活性测定第49-51页
   ·金属硫蛋白的表面展示第51-62页
     ·串连多拷贝smtA基因的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第51-58页
     ·重组质粒电转化恶臭假单胞菌AB92019第58页
     ·融合蛋白InaK-N/(SMTA)n在重组菌的表面表达第58页
     ·重组菌对游离重金属的吸附试验第58-60页
     ·重组菌对游离重金属的耐受性试验第60-62页
4 小结和讨论第62-64页
   ·小结第62页
   ·讨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附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皱、降眉肌与面神经颞支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下一篇:NMDA谷氨酸受体NR1亚基在大鼠前庭终器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