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8-10页 |
1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背景考察 | 第10-17页 |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产生根源 | 第11-14页 |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本质特征 | 第14页 |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趋向 | 第14-17页 |
·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 第14-15页 |
·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 | 第15页 |
·打破公司僵局的状态 | 第15-16页 |
·完善公司的解散制度 | 第16-17页 |
2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7-29页 |
·区分公法意义和私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程序 | 第17-19页 |
·慎重对待司法解散公司的诉讼 | 第19-25页 |
·公司司法解散的请求权主体 | 第19-21页 |
·公司司法解散的请求事由 | 第21-24页 |
·限制公司司法解散的判决 | 第24-25页 |
·防止恶意的公司司法解散诉讼 | 第25-26页 |
·保全涉案公司的财产和维持其营业 | 第26-29页 |
3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检讨与立法完善 | 第29-43页 |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检讨 | 第29-35页 |
·立法上的规定:过于原则 | 第29-31页 |
·司法中的实践:争议较多 | 第31-35页 |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5-43页 |
·设立公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程序 | 第35-36页 |
·构造私法意义上的公司司法解散程序 | 第36-40页 |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适用原则 | 第40-41页 |
·公司司法解散诉讼滥用的防止 | 第41页 |
·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的替代方法 | 第41-42页 |
·设立公司财产保全机制和继续营业机制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