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TD-SCDMA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TD-SCDMA系统及无线中继设备 | 第14-22页 |
·TD-SCDMA系统特点及关键技术 | 第14-18页 |
·TD-SCDMA的信号特点 | 第14-16页 |
·TD-SCDMA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TD-SCDMA的技术特点 | 第17-18页 |
·TD-SCDMA无线中继设备 | 第18-22页 |
·TD-SCDMA无线中继设备的技术特点 | 第18-19页 |
·TD-SCDMA无线中继设备的系统构成 | 第19-20页 |
·TD-SCDMA无线中继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20-22页 |
第三章 TD-SCDMA多载波功率放大器设计 | 第22-49页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型研究 | 第22-25页 |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模型 | 第22-23页 |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RF LDMOS功率晶体管 | 第24-25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分析 | 第25-28页 |
·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 第25页 |
·峰均比(PAR) | 第25-26页 |
·互调失真(IMD) | 第26页 |
·邻道泄漏功率比(ACLR) | 第26页 |
·误差矢量幅度(EVM) | 第26-27页 |
·峰值码域误差(PCDE) | 第27-28页 |
·开关时间准确度 | 第28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 第28-34页 |
·TD-SCDMA功放——时分双工模式功放 | 第28-32页 |
·TD-SCDMA功放——多载波功放 | 第32-34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第34-48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 第34-35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过程 | 第35-48页 |
·器件选择 | 第35-36页 |
·电源开关电路设计 | 第36-41页 |
·TD-SCDMA功放匹配电路的仿真设计 | 第41-48页 |
·TD-SCDMA功率放大器的实现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TD-SCDMA本振电路设计 | 第49-62页 |
·锁相环电路的基本原理 | 第49-55页 |
·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锁相环组成 | 第50-53页 |
·锁相环的相位噪声理论 | 第53-55页 |
·EVM与相位噪声的关系 | 第55-57页 |
·锁相环电路的设计 | 第57-60页 |
·锁相环的指标要求 | 第57页 |
·器件的选择 | 第57-58页 |
·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58-60页 |
·锁相环电路的实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TD-SCDMA自动时隙电平控制电路设计 | 第62-71页 |
·ALC的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TD-SCDMA自动时隙电平控制(ASLC)特点 | 第63-64页 |
·TD-SCDMA自动时隙电平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64-69页 |
·对信号进行取样检波 | 第65-66页 |
·对检波信号进行A/D变换 | 第66页 |
·ASLC的FPGA实现 | 第66-68页 |
·对误差控制信号进行D/A变换 | 第68页 |
·可变衰减器 | 第68-69页 |
·TD-SCDMA自动时隙电平控制电路的实现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TD-SCDMA无线指标测试与分析 | 第71-80页 |
·基本测试仪器 | 第71-72页 |
·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 第72-75页 |
·邻道泄漏功率比(ACLR) | 第72页 |
·误差矢量幅度(EVM) | 第72-73页 |
·峰值码域误差(PCDE) | 第73页 |
·开关时间准确度 | 第73-74页 |
·相位噪声 | 第74页 |
·自动时隙电平控制(ASLC) | 第74-75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5-79页 |
·功放测试结果 | 第75-77页 |
·本振测试结果 | 第77-78页 |
·ASLC电路测试结果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一 锁相环控制程序 | 第85-87页 |
附录二 测试模式 | 第87-89页 |
附录三 设备实物图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