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探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意义与背景第10-12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研究状况及成果第12-13页
     ·国内研究状况分析第13-16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结构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结构第17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概念界定第18-24页
   ·政治现代化理论第18-21页
     ·政治现代化界说第18-19页
     ·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素第19-20页
     ·政治现代化的模式第20-21页
   ·区域现代化第21-22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范畴第22-24页
第3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艰难启动(1840-1911)第24-35页
   ·1840年以前关中的政治模式第24页
   ·1840年以后关中的政治发展第24-26页
     ·关中的维新活动第25页
     ·关中的立宪运动第25-26页
     ·关中的辛亥革命第26页
     ·关中政治参与的萌芽第26页
   ·清末关中地区的教育改革第26-31页
     ·大中小学教育第27页
     ·书院改为学校第27-28页
     ·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28-29页
     ·留学生的派遣第29页
     ·私立学堂与女子教育第29-30页
     ·识字运动与学会运动第30页
     ·促进关中现代化的传媒——报刊第30页
     ·新教育的总检讨第30-31页
   ·清末关中的军事与警政变革第31-35页
     ·清末现代军队的建立第32页
     ·军事干部的培养第32-33页
     ·军事训练的改善第33-35页
第4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困境(1912-1949)第35-44页
   ·民国时期的关中政治第35-38页
     ·民国初短暂的民主政权第35-36页
     ·北洋时期的政治倒退第36-37页
     ·国民党时期关中政治的地方特色第37-38页
   ·民国时期关中的军事与司法变革第38-40页
     ·军事改革第38-39页
     ·司法改革第39-40页
   ·民国时期关中的教育发展第40-42页
     ·大中小学教育第40页
     ·师范教育第40-41页
     ·职业教育第41页
     ·义务教育第41页
     ·平民教育第41-42页
   ·群众动员与群众参与第42-44页
     ·关中学生运动第42页
     ·关中工农运动第42-43页
     ·关中妇女运动第43-44页
第5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1950-2010)第44-58页
   ·建国后关中的政治发展第44-49页
     ·现代政治体制的确立第44-46页
     ·关中政治现代化的调适、扭曲与受挫第46-48页
     ·现代政治体制的完善第48-49页
   ·建国后关中的教育改革第49-53页
     ·建国初教育新举措第49-50页
     ·文革期间教育中断第50-51页
     ·改革开放时期的关中教育第51-53页
   ·建国后关中的军事变革第53-58页
     ·新军队体制的建立第53页
     ·军事院校的繁荣第53-54页
     ·渐进的军事现代化进程第54-58页
第6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经验与特征第58-64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经验第58-60页
     ·关中区域早期政治现代化失败的原因第58-59页
     ·关中区域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启示第59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的经验第59-60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特征第60-64页
     ·政府主导型第60-61页
     ·滞后性第61页
     ·跳跃性第61-62页
     ·借鉴与创新相并存第62页
     ·长期性、曲折性和探索性第62-64页
第7章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第64-70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机遇第64-66页
     ·日趋成熟的政治现代化理论第64页
     ·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第64-65页
     ·与时俱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第65页
     ·网络社会的崛起第65-66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面临的挑战第66-67页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第66页
     ·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第66-67页
   ·关中区域政治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第67-70页
     ·民主政治将向纵深拓展,基层民主建设日臻完善第67-68页
     ·法治将进一步加强,从人治走向法治第68-69页
     ·行政体制改革,向服务型政府转化第69-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域志》研究
下一篇:汉唐之际谶纬文献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