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安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手机安全问题的出现 | 第11-18页 |
·手机病毒的出现 | 第11-12页 |
·手机病毒的种类 | 第12-16页 |
·手机BUG类病毒 | 第13-14页 |
·短信类手机病毒 | 第14页 |
·炸弹类手机病毒 | 第14-15页 |
·蠕虫类手机病毒 | 第15页 |
·木马类手机病毒 | 第15-16页 |
·手机病毒攻击的方式 | 第16-17页 |
·WAP服务器的攻击 | 第16页 |
·“网关”的攻击与控制 | 第16-17页 |
·直接攻击手机本身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手机病毒的危害 | 第18-21页 |
·手机终端侧的危害 | 第18-19页 |
·移动网络侧的危害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移动网络安全防御的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手机终端侧的安全防御现状 | 第21-23页 |
·小心上网 | 第21页 |
·注意关闭蓝牙 | 第21页 |
·奇怪短信/彩信勿开 | 第21-22页 |
·安装杀毒软件 | 第22-23页 |
·个人资料定期备份 | 第23页 |
·网络侧的安全防御现状 | 第23-24页 |
·专网专用 | 第23-24页 |
·虚拟专用网的使用 | 第24页 |
·防火墙的部署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五章 移动网络的威胁来源 | 第25-28页 |
·体系结构的安全威胁 | 第25-26页 |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的安全威胁 | 第26页 |
·无线应用的安全威胁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六章 安全联动系统 | 第28-41页 |
·系统概述 | 第28-29页 |
·安全联动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安全联动系统的实体 | 第30-33页 |
·安全代理 | 第30-31页 |
·安全服务器 | 第31-32页 |
·访问控制服务器 | 第32-33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33-36页 |
·安全信息报告过程 | 第33-35页 |
·业务控制过程 | 第35-36页 |
·系统实体间的安全通信 | 第36-39页 |
·认证和密钥协商 | 第36-38页 |
·会话密钥产生及其更新过程 | 第38-39页 |
·安全报告的策略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七章 选择性的禁用服务系统 | 第41-52页 |
·系统概述 | 第41-42页 |
·OTA空中下载方式 | 第42-46页 |
·监测系统 | 第43页 |
·OTA服务器 | 第43-44页 |
·用户卡和移动设备 | 第44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4-46页 |
·设备管理服务器PUSH方式 | 第46-48页 |
·监测系统 | 第47页 |
·设备管理服务器 | 第47页 |
·用户卡和移动设备 | 第47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IMSI数据库内容生成策略 | 第48-50页 |
·禁用服务列表的访问权限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