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9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4-16页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五、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贵池傩面具概述 | 第19-36页 |
一、池州概况 | 第19页 |
二、贵池傩戏的起源 | 第19-21页 |
三、贵池傩戏的历史沿革 | 第21-22页 |
四、贵池傩面具 | 第22-26页 |
(一) 贵池傩面具的内容 | 第22-25页 |
(二) 贵池傩面具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五、贵池傩面具的艺术特色 | 第26-30页 |
(一) 贵池傩面具的审美特征 | 第26-28页 |
(二) 贵池傩面具的象征意义 | 第28-30页 |
六、贵池傩面具的保护与传承 | 第30-36页 |
(一) 贵池傩面具的特色不断失传、消失 | 第30页 |
(二) 贵池傩面具艺术亟待保护、传承 | 第30-31页 |
(三) 贵池傩面具制作工艺的传统传承模式面临危机 | 第31-32页 |
(四) 利用现代传承模式对贵池傩面具的延续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研究 | 第36-64页 |
一、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 | 第36-47页 |
(一) 数字化图形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36-38页 |
(二) 数字化图形设计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三)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特点 | 第39-40页 |
(四)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原则 | 第40-43页 |
(五)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创意 | 第43-44页 |
(六)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的作用 | 第44-46页 |
(七) 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的传播方式 | 第46-47页 |
二、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的研发 | 第47-60页 |
(一) 在贵池傩面具造型艺术上的研发 | 第47-52页 |
(二) 在贵池傩面具色彩上的运用 | 第52-57页 |
(三) 在贵池傩面具质料上的选择 | 第57-58页 |
(四) 在贵池傩面具整体环境上的创新研究 | 第58-60页 |
三、贵池傩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的拓展与应用 | 第60-64页 |
(一) 数字化技术在贵池傩面具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 第60-61页 |
(二) 建构傩面具模型和面具图形数据库,建立贵池傩戏网站 | 第61-62页 |
(三) 贵池傩面具向二维平面图形和数字化建模的转化 | 第62页 |
(四) 数字化傩面具图形的应用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8页 |
一、运用设计方法论研究贵池傩面具图形的数字化设计 | 第64页 |
二、运用先进的科技和教育传承的方式,使贵池傩面具得到保护与传承 | 第64-65页 |
三、建立数字化交互平台 | 第65页 |
四、优化图形设计中的研究模式 | 第65-66页 |
五、池州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 | 第66页 |
六、创建傩面具商业文化新品牌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