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虎榛子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虎榛子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生态种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17-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5页 |
·区系分析 | 第21页 |
·重要值计算 | 第21页 |
·分类与排序 | 第21页 |
·多样性测定 | 第21-22页 |
·生态种组的分析 | 第22-24页 |
·生态位的分析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7页 |
·虎榛子群落的区系分析 | 第25-28页 |
·虎榛子群落的基本组成 | 第25页 |
·虎榛子群落区系的地理成分 | 第25-28页 |
·虎榛子群落外貌 | 第28-29页 |
·虎榛子群落分类和排序 | 第29-35页 |
·TWINSPAN 分类 | 第29-31页 |
·DCA 排序 | 第31-35页 |
·虎榛子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35-38页 |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的关系 | 第35-36页 |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 第36-38页 |
·虎榛子群落的生态种组分析 | 第38-41页 |
·种间联结性的χ2检验 | 第38-39页 |
·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生态种组的划分 | 第41页 |
·虎榛子群落的生态位分析 | 第41-47页 |
·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的分析 | 第41-43页 |
·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分析 | 第43-4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