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实时仿真建模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循环流化床技术特点和优势 | 第7-10页 |
| ·概述 | 第7页 |
| ·循环流化床的特点[2] | 第7-8页 |
| ·循环流化床的优缺点 | 第8-10页 |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 ·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循环流化床数学模型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 ·数学模型的分类 | 第13页 |
| ·数学模型的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 ·课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模型对象介绍 | 第17-26页 |
| ·锅炉整体布置 | 第17-19页 |
| ·锅炉主要系统和设备介绍 | 第19-25页 |
| ·燃烧系统和物料循环设备 | 第19-21页 |
| ·汽水系统和主要设备 | 第21-23页 |
| ·风烟系统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实时数学模型 | 第26-48页 |
| ·燃烧系统模型 | 第26-40页 |
| ·燃烧室模型 | 第26-38页 |
| ·分离器模型 | 第38-40页 |
| ·汽水风烟系统模型 | 第40-47页 |
| ·蒸发区模型 | 第40-43页 |
| ·单项受热面模型 | 第43-45页 |
| ·高压缸模型 | 第45-46页 |
| ·减温器模型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仿真模型 | 第48-56页 |
| ·仿真语言 | 第48-49页 |
| ·仿真算法 | 第49-50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0-55页 |
| ·模块的划分和构建 | 第50-52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仿真试验 | 第56-72页 |
| ·模型调试 | 第56页 |
| ·单个模块的调试 | 第56页 |
| ·整体模块的调试 | 第56页 |
| ·仿真试验 | 第56-71页 |
| ·给煤量变化的仿真试验 | 第56-59页 |
| ·给风量变化的仿真试验 | 第59-62页 |
| ·给煤量和给风量同时变化的仿真试验 | 第62-64页 |
| ·改变煤质的仿真试验 | 第64-67页 |
| ·给水温度变化的仿真试验 | 第67-69页 |
| ·排污流量增大的仿真试验 | 第69-70页 |
| ·脱硫剂扰动的仿真试验 | 第70-71页 |
| ·实时性验证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页 |
| ·课题展望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