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法益的基本理论 | 第8-18页 |
一、法益的概念 | 第8-9页 |
二、法益的特征 | 第9-12页 |
(一) 法益概念的模糊性 | 第10页 |
(二) 法益内容的层次性 | 第10-11页 |
(三) 法益保护的消极性 | 第11-12页 |
三、法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2-18页 |
(一) 法益与权利 | 第12-14页 |
(二) 法益与利益 | 第14-15页 |
(三) 法益与反射性利益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法益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意义 | 第18-25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中利益的法律属性——对公平竞争权的分析 | 第18-21页 |
二、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以法益为核心的设问 | 第21-22页 |
三、法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意义——初步认识 | 第22-25页 |
第三部分 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法益的整体认识 | 第25-36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法益保护的扩张性 | 第25-27页 |
(一) 竞争关系的广义理解 | 第25-26页 |
(二) 保护对象的扩大 | 第26-27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法益的层次性和复杂性 | 第27-30页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益的类型化 | 第30-36页 |
(一) 经营者法益 | 第30-31页 |
(二) 消费者法益 | 第31-34页 |
(三) 社会公共利益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之法益各论 | 第36-46页 |
一、侵犯经营者法益之行为 | 第37-41页 |
(一) 假冒仿冒识别性标识 | 第37-39页 |
(二) 诋毁商誉 | 第39-40页 |
(三) 侵犯商业秘密 | 第40-41页 |
二、侵犯消费者法益之行为 | 第41-44页 |
(一) 虚假广告 | 第41-42页 |
(二) 搭售 | 第42-44页 |
三、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之行为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