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本尊文化研究--以《密宗道次第广论》为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本尊与三密加持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本尊及三密加持简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三密之身密 | 第15-17页 |
第三节 三密之语密 | 第17页 |
第四节 三密之意密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事部与本尊 | 第19-27页 |
第一节 事部简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四支念诵静虑 | 第21-27页 |
一、自所依支 | 第21-24页 |
二、他所依支 | 第24页 |
三、专注心支及专注声支 | 第24-27页 |
第四章 行部与本尊 | 第27-32页 |
第一节 行部简介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有相瑜伽 | 第28-29页 |
一、外四支念诵 | 第28-29页 |
二、内四支念诵 | 第29页 |
第三节 无相瑜伽 | 第29-32页 |
第五章 瑜伽部与本尊 | 第32-37页 |
第一节 瑜伽部简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有相瑜伽 | 第33-36页 |
一、缘粗天身四座瑜伽 | 第33-34页 |
二、缘细标帜四座瑜伽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无相瑜伽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无上瑜伽部与本尊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无上瑜伽部简介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无上部本尊瑜伽与下三部本尊瑜伽之区别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对治凡常慢及修习空性 | 第39-41页 |
第四节 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 | 第41-42页 |
第五节 生起次第之阶位 | 第42-44页 |
第六节 生起次第之安住瑜伽 | 第44-47页 |
第七章 结言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附录(主要单词的汉藏对照)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