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假新闻的社会成本及治理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6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四)创新点 | 第15-16页 |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一)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 1.网络虚假新闻 | 第16-17页 |
| 2 网络公共舆论 | 第17-18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1.风险社会理论 | 第18-19页 |
| 2.社会成本理论 | 第19-21页 |
| 二、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及原因分析 | 第21-34页 |
| (一)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 | 第21-24页 |
| (二)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4-34页 |
| 1.媒介市场非理性竞争 | 第24-27页 |
| 2.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7-29页 |
| 3.传播机制改变 | 第29-30页 |
| 4.信源渠道广泛 | 第30-34页 |
| 三、网络虚假新闻的现状及传播特点 | 第34-41页 |
| (一)网络虚假新闻的现状 | 第34-36页 |
| 1.数量呈增长趋势 | 第34-35页 |
| 2.内容多元化 | 第35-36页 |
| (二)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特点 | 第36-41页 |
|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 第36-38页 |
| 2.呈散布型网状结构 | 第38-39页 |
| 3.社会影响力扩大化 | 第39-41页 |
| 四、网络虚假新闻的社会成本 | 第41-51页 |
| (一)误导受众决策 | 第42-44页 |
| (二)扰乱社会舆论 | 第44-46页 |
| (三)引发诚信危机 | 第46-47页 |
| (四)加剧社会风险 | 第47-49页 |
| (五)浪费社会资源 | 第49-51页 |
| 五、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策略 | 第51-63页 |
| (一)政府层面 | 第51-55页 |
| 1.完善准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 | 第51-52页 |
|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 第52-55页 |
| (二)媒介层面 | 第55-58页 |
| 1.健全事前审核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准则 | 第55-57页 |
| 2.加强媒介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规范 | 第57-58页 |
| (三)受众层面 | 第58-63页 |
| 1.提升理性认知能力,发挥受众监督功能 | 第58-60页 |
| 2.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强化社会责任理念 | 第60-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