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CT图像缺陷检测的脊波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图像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直接缺陷检测技术 | 第9-10页 |
| ·缺陷定位与缺陷跟踪技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安排 | 第12-13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3-25页 |
| ·小波变换 | 第13-16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13-15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15页 |
| ·常用小波函数介绍 | 第15-16页 |
| ·脊波变换 | 第16-20页 |
| ·脊波变换的产生 | 第16-17页 |
| ·连续脊波变换 | 第17-18页 |
| ·脊波变换与小波变换的联系 | 第18页 |
| ·有限脊波变换 | 第18-19页 |
| ·脊波变换的应用 | 第19-20页 |
| ·脊波变换的优点 | 第20页 |
| ·工业CT 技术 | 第20-24页 |
| ·概述 | 第20页 |
| ·CT 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 ·工业CT 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 ·工业CT 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3页 |
| ·图像重建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基于脊波变换的图像匹配改进搜索方法 | 第25-33页 |
| ·图像匹配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图像匹配的三要素 | 第25-26页 |
| ·图像匹配方法分类 | 第26页 |
| ·图像匹配算法发展 | 第26-27页 |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 ·特征提取方法 | 第28页 |
| ·图像匹配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28-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脊波在工业CT 图像裂纹边缘提取中的应用 | 第33-45页 |
| ·图像边缘提取 | 第33-37页 |
| ·概述 | 第33页 |
| ·一阶微分算子 | 第33-35页 |
| ·二阶微分算子 | 第35-36页 |
| ·多尺度边缘检测 | 第36页 |
| ·基于模糊增强的边缘检测 | 第36页 |
| ·基于Snake 模型的边缘检测 | 第36-37页 |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37页 |
| ·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37-42页 |
| ·图像填充 | 第37-38页 |
| ·用脊波检测裂纹方向和大致范围 | 第38-39页 |
| ·标识裂纹区域 | 第39-41页 |
| ·在裂纹区域内提取裂纹边缘 | 第41-42页 |
| ·边缘拟合 | 第42页 |
| ·CT 切片图像旋转实验 | 第42页 |
| ·对比实验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5 基于脊波变换的亚像素裂纹测量方法 | 第45-53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测量裂纹几何参数的方法 | 第46页 |
| ·裂纹图像分割的区域生长法 | 第46页 |
| ·裂纹图像分割的脊波方法 | 第46页 |
| ·裂纹面积、长度、平均宽度等几何参数的测量 | 第46页 |
| ·高速锻钢CT 图像裂纹测量结果比较 | 第46-48页 |
| ·小间隙裂纹边缘提取及几何参数测量 | 第48-52页 |
| ·小间隙裂纹边缘提取方法 | 第48-49页 |
| ·小间隙裂纹亚像素测量方法流程图 | 第49-50页 |
| ·工业CT 测试图像中裂纹边缘提取及参数测量 | 第50-51页 |
| ·发动机切片CT 图像中裂缝边缘提取及参数测量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